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175章 被套路了-《奮斗在洪武末年》


    第(2/3)頁

    似乎有不少人都津津樂道,說朱棣成功,是因為侄子的仁慈,尤其是那一句勿使朕有殺叔之名,更是鐵證!

    但有句話說得好,聽其言,觀其行,在朱允炆登基之后,朱棣造反之前……這位建文皇帝,先拿周王朱橚下手,就是喜歡編醫書,喜歡唱戲,人畜無害的朱橚,愣是被自己的侄子發配到了云南。

    同年,朱允炆又把代王給圈禁起來,轉過年,再度以“不法事”為名,抓了岷王,然后又去抓湘王,逼得湘王一家,點火焚宮,死在了家中。

    試問,周王,代王,岷王,湘王!

    哪一位不是朱允炆的叔叔?

    為什么獨獨舍不得殺朱棣呢?

    難道他們叔侄的感情特別深厚?

    貌似也沒有證據啊!

    既然如此,那句勿使朕有殺叔之名,就該另做解釋了……朱允炆不是舍不得殺朱棣,而是告訴大將,你們要把朱棣弄死在疆場上,不要帶回來,讓朕難堪!

    哪里是仁慈,分明是恨朱棣不死的催命符!

    那有人要問,既然如此,朱棣又怎么活下來的?

    瞧瞧整個靖難之役吧,朱棣身邊的大將死了多少?不說別的,第一功臣張玉就是為了救朱棣,戰死疆場的。

    朱棣經常親自沖殺,就連剛剛成年的朱高煦,都上戰場拼命了。朱高熾,徐皇后,道衍和尚……別說是個人,哪怕是一條狗,都派出去攻山頭了。

    如果說朱棣能贏,得益于朱允炆和身邊人的愚蠢戰略,這是沒問題的,可若是說朱允炆仁慈放水,那就扯淡了,畢竟他們的水平就那么高……

    在柳淳看來,朱標的確是第一人選,可一旦朱標死了,他就只能站在朱棣這邊。畢竟他跟那幫文人是尿不到一

    起去。

    正是出于這個判斷,所以柳淳才不停給北平添磚加瓦。

    那些改造的蒙古士兵,招安的倭國武士,鋼鐵廠的工人,車馬行的腳夫,運河的船夫……必要的時候,都能變成武裝力量!

    尤其是把皇家銀行的分行開到了北平,這樣一來,北平的產業就能得到充裕的資金,采礦,煉鐵,造船,毛紡,漁業……這些全都能發展起來,如果真正到了靖難之役,柳淳手上的力量,就會完全爆發出來,至少可以確定一定,朱棣絕對會更加輕松,戰爭的創傷也不會那么大。

    只是這些事情,都是柳淳暗中準備的,他不想讓任何人知道,尤其是朱棣!

    可偏偏就讓朱棣早早識破了,弄得柳淳非常苦惱被動。

    “殿下,我到底給你提了什么建議?”柳淳驚問,他是半點都想不起來。

    朱棣沒有直接回答,而是輕笑道:“柳淳,你替父皇辦皇家銀行,沒有拿半點股份,你幫著操持外貿,所有貨款,悉數充入內帑,你讓二哥籌建船隊,卻也沒有要一點好處……這是為什么?”

    柳淳翻了翻白眼,心里道:“我想要,你爹愿意給我嗎?你們老朱家都屬貔貅的,光吃不拉!

    “殿下,我沐浴皇恩,為國籌謀,乃是臣子的本分,怎么能要好處?”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