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找老朱要錢-《奮斗在洪武末年》
第(2/3)頁
“一直以來,天子都不信任戶部官吏,老夫接任戶部尚書之后,天子曾言‘金杯共汝飲,白刃不相饒’,老夫戰戰兢兢,能活到今天,全賴太子殿下周全。老夫已經無意仕途,奈何太子相請,不得不勉為其難。只是老夫聽聞,這銀行要替天子理財……老夫以為其中干系太大,不得不防啊!”
茹太素輕敲桌面,柳淳心里頭嘭嘭亂跳……他也想到了,歷次朱元璋肅貪,戶部都是重災區,就算沒事,也會被牽連進去。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
朱元璋的出身和經歷決定了他強烈懷疑手下的官吏,尤其是管錢的戶部,茹太素能活著從戶部尚書的位置上下來,已經可以偷著笑了。
茹太素見柳淳臉色微變,似有思索之意,老頭把話鋒一轉。
“寶鈔的事情,非比尋常……我思索了幾天,柳經歷不妨聽聽老夫的看法。”
“晚生正要請教老大人。”
茹太素微微點頭,“你提到了,要用新的手段,區別假幣……這個可以讓工匠們去做,至于回收舊幣,老夫是這么想的,你看是不是能仿效錢莊票號……對了,就是你說的那個銀行,讓商民百姓,把寶鈔存入……朝廷只收取一些保管費和折舊費,等到了約定的時候,百姓就能來取出新的寶鈔,如此一來,也就維護了寶鈔的穩定,也達到了回收舊幣的目的。”
聽完茹太素的想法,柳淳差點噴了,這跟他設想的,完全是兩回事啊!
柳淳是希望弄個存款有息的銀行,而老頭卻要收保管費,誰還來存款啊?
其實這就是觀念的差別了……早期的柜房,金銀店,錢莊,票號……其實都是向儲戶收錢的。
對于一般商人而言,長途販運,攜帶太多的金屬貨幣,是非常危險的,而且各地的金銀成色也不一樣,交易的時候,非常不方便。
他們把錢存在錢莊票號,然后由錢莊票號提供擔保,雖然要支付一些費用,但也是可以忍受的。
只是……這一套辦法,用在寶鈔上,能行嗎?
“老大人,若是百姓商賈,不愿意把錢存進銀行,又該怎么辦?”
茹太素深深吸口氣,老臉之上,充滿了糾結,半晌才道:“那就只有下嚴令,逼著商民百姓存錢了。”
柳淳沉吟道:“朝廷強令百姓使用寶鈔,又強令百姓存錢,唯恐會加快民間拋棄寶鈔的步伐……弄巧成拙,反而徹底毀了寶鈔!”
柳淳能說著這番話,讓茹太素頗為驚訝!
“柳經歷果然敏銳!奈何……”老頭沒有說話,而是取來一個盒子,展開之后,將一個金杯遞給了柳淳。
在杯底,有“御制”兩個字!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