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十五章 天龍八部佛手印-《唐俠》


    第(2/3)頁

    三面都是佛像廟,分別供奉著諸天的羅漢、菩薩、明王,佛像都還是頂新的,年前才剛剛漆過。大的一丈高,小的群佛墻,也有二尺大。

    前院北面是一道隔墻,朱紅墻身,黑瓦黃檐。墻正中的位置,有一扇半掩的木質槅門,它背后的院子,便是那九層的佛塔的所在。

    大米使個眼色:“估計那兩人就在這里面!我們進去看看!”

    “是不是跟的太緊了?”小米剛要反對,就被大米強行拽走。

    “我是姐姐,你聽我的!”

    兩人剛走沒幾步,還未到木門口,卻被一個小沙彌攔下。

    他深鞠一躬:“阿彌陀佛。施主,那邊是本寺的內院,香客是不能進的,女施主,更加不能進。”

    “哦!我內人內急,不知道哪里有茅廁?”大米反應倒是快,右手換拉為摻,挽著小米的胳膊,又指了指她的肚子。

    這小沙彌正是懵懂的年紀,順著她的手望去,正好瞥見小米的胸口白肉,連忙將目光移開,臉漲的通紅,不敢再看。

    小米也是激靈,連忙假裝捂住肚子:“哎呀,疼死我啦!憋不住了!”

    沙彌連兩人的正臉也不敢看了,一手指了方向,結巴道:“前……前邊直走,再左拐就是凈房了。”

    大米連連道謝,順著沙彌指的方向走了不遠,見他不再回頭,莞爾一笑,踮起腳尖,快步溜進內院之中。

    內院大小和外院格局相近,正中是藏經塔,另外三面,全部都是廂房禪房,是寺里和尚們起居的地方。

    尋常的佛塔,多是六檐塔,八檐塔,這個卻是四檐塔,方方正正。塔一共九層,不過面積卻不大,每層只有一間,首層兩丈見方,頂層怕是比李秉的書房還小些。每層正北供奉一位大羅神仙,東西二側都是書架,南邊有個小隔斷,是上下樓梯。

    這“西明藏經塔”正是魏澤的父親——長安永達堂堂主——為了彌補李秉四人年少犯錯,捐了銀子重修的。

    這塔樓頂層,如來金像之前,兩人面對面,坐在蒲團上,伏在一卷云桌前,奮筆抄經。

    年長些那人,不抬頭,淡淡道:“你這么邊玩邊抄,那本《華嚴五教止觀》到天黑抄不完。”這人正是吐蕃佛家第三宗——昭宗宗主‘尼朗茨旦’。

    年少的這人,就是吐蕃皇子——小喇嘛格桑玉扎。

    他停下扣指甲的手:“藏文梵文,我都不想抄,更何況這些唐字,難寫死了!”說完,他活動活動手腕,站起身,這半丈見方的地方,憋的難受,干脆打了兩拳,活動筋骨。

    他打的這拳,正是密宗不傳絕學《七十二天上天印》。

    兩拳打完,他又看著眼前的如來金身的手勢,學著比劃起來:“你說這唐佛,和吐蕃佛的樣子確實差了很多。可細看又覺得,他們佛像的手印,和七十二天上天印也很契合。”

    尼朗茨旦還是不抬頭,手上的筆寫的飛快。他是真的很珍惜在西明寺抄經的時間。

    “你只練武,不學經,自然不能很好的體會其中的奧秘。天上天印,本來就源自佛門‘諸天八部’護法終神,每部取九種手印,一共組成這七十二印。八部護法常在如來座前聽法,其中自然也有關聯。”

    所謂諸天八部,便是佛門傳教時,護法神的統稱。

    首部:天眾,是所有護法神中的領袖。“天眾九印”氣勢浩大,其中格桑玉扎曾經在蜀中用過的“渾天印”便是“天眾手印”第一式,也是整個七十二印的起勢。

    二部:那伽,是水神,人面蛇身,擅使三叉長戟。“那伽九印”便是水相印,可控水造浪,興云降雨。第一式,便是“翻濤印”,湖面之上,無風起浪。

    三部:夜叉,是火神,渾身赤紅,擅長使長叉。“夜叉九印”則是火相印,可控火,甚至以真氣為本,產生無源之火。第一式“焚寂印”,可引燃物料,亦可增大火勢。

    四部:乾闥婆,是縹緲之神,掌控聲音和香味,無處不在。“乾達婆九印”,便是化身印,多為虛幻招式。第一式“梵啼印”便能擾亂人的心神。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云梦县| 璧山县| 上饶县| 旬阳县| 巴中市| 黎平县| 峡江县| 松江区| 河西区| 兴仁县| 开原市| 农安县| 平安县| 墨竹工卡县| 青州市| 德州市| 浮山县| 新野县| 延边| 大冶市| 高阳县| 西宁市| 吉木乃县| 海门市| 宁河县| 淮阳县| 合水县| 苏尼特左旗| 佛山市| 马尔康县| 石柱| 淮安市| 富裕县| 临沂市| 惠安县| 望江县| 伊宁县| 布尔津县| 丘北县| 永靖县| 资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