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十二章 金鑾殿上狠斷案-《唐俠》


    第(1/3)頁

    八個時辰前。

    李秉從太極宮匆忙回到府上,卻被告知襄王被傳召入宮,不在府中。

    和糜歆分析完事情經由,他著急的上躥下跳,等兩個時辰,耗盡耐心,只能自己入宮去找,剛要出門,就見李僙回來。

    他迫不及待將自己大膽猜想說出,李僙只是淡淡一笑,說了八個字:“大局已定,莫要慌張!”

    果然,這事情能既然能傳到李選——這么一個不受寵的皇子——的耳中,這太極宮的正主,怎么可能沒個警醒。

    二十六日夜里,睦王剛和魚朝恩、司空聞、融教密談,二十七日皇上收到消息,暗中調了潼關守軍入長安。二十八日一早,襄王就被傳入宮中議事,以應完全。

    時間回到現在。大明宮內。

    三層漢白玉回形走廊之上,便是整個大明宮最大最莊嚴的所在——金鑾殿。

    同其他宮殿外觀相似,朱棟黑瓦,赤墻黃梁,只不過宮殿不是六丈六尺寬,而是九丈九尺,更加宏偉威嚴。

    從四扇雙合門進入之后,堂內立兩排共計二十八根立柱,每柱四丈高,直達頂椽。柱身雕五爪繞柱神龍,又以九十九層金箔覆蓋,熠熠生輝。

    殿內地面均為一寸厚黑玉石板,沿立柱走去,金鑾殿正中,立一純凈金九合天威飛龍臺,臺底四丈見方,臺面三丈三,共設左中右三側登臺口,每側九級臺階,白玉階、黃金欄、赤紅毯。

    這飛龍臺正中,才是皇帝金鑾榻,寬六尺六寸,純金鑄造;榻底是三山五岳,五湖四海浮雕;三側扶手則鏤空雕九龍。

    一應軟墊軟枕,均是金絲黃綢做面,彩線繡紋,正圖為九龍御天,又以三山合水,日月齊天紋為點綴,內充上等泉州棉,柔軟華貴。

    此刻六十禁軍分列兩側,堂中站五人,分別是游行隊伍中的四位親王和太子,正中跪一人,正是睦王。

    “孽子!事到如今,你還不說實話嗎?”皇帝李豫(唐代宗)已經發過了一通火氣,現在還算沉穩。

    睦王一身朝服,滿身血跡,還未換掉,就被皇帝下令捉拿。

    “父皇,兒臣真的沒有。”他頓首再拜:“兒臣不知父皇為何會懷疑!兒臣以列祖列宗起誓,今日行刺的事情,兒臣沒有半分參與其中,請父皇明察!”說完,又猛的磕頭,發出一聲悶響,額上的血跡染在黑玉是板上,格外鮮明。

    “你還敢以祖宗起誓?”李豫被這話一激,隨手拿起案頭一沓奏章,朝著睦王甩去。

    他冷哼一聲:“明察?”說完,聲音振的越來越響,憤怒之下,幾乎連嗓子都喊啞了:“好!好!好!那朕就明察給你看看我問你!前日晚上,你是不是和‘司空聞’‘鄭國公’還有一個回紇人在府里見面密謀?”

    睦王一愣,一時語塞,眼里滿是震驚。他挺起身子,看著皇帝,連連搖頭:

    “不是!不是??!父皇明鑒,那夜兒臣確實和司空聞將軍、鄭國公見過面。不過只是為了給司空聞將軍接風洗塵,因為鄭國公和他相熟,便同邀而來……這和今日行刺的事情,一點關系也沒有啊,父皇!”

    “接風洗塵?”李豫猛拍一下桌子:“接風洗塵需要喬裝打扮?接風洗塵需要從你王府的側門進去嗎?連一個下人常隨也不帶!還要等到天黑以后!”

    身邊的太監怕他發怒之下傷了自己,正要勸阻,又瞧著李豫一手操起硯臺,朝睦王砸去:“孽子!還不招,是等朕用刑嗎!”

    李豫年輕時,也是練過武的,硯臺不偏不倚砸在睦王額頭,將他半邊臉也染成純黑。

    硯臺本就笨重,睦王哪里敢躲,右額被砸出一個洞。他痛叫一聲之后,又強忍住,只覺得額上鮮血混著墨水流入嘴里,酸澀之中,又帶腥咸。

    “父皇明鑒,兒臣怕惹來朝野非議,說兒臣私教大臣,意圖不軌,所以在夜里約兩位大人過府一敘,避人耳目?!彼诘厣?,又道:“而且,兒臣也不知道,父皇為什么會將這件事和今日的行刺聯系在一起……兒臣只在府里為司空聞將軍接風,什么別的事情也沒干??!”

    “什么也沒干?”李豫怒目而視:“好!朕就讓你死個明白!”

    他轉身問道身邊的太監首領:“海遠還沒回來嗎?”

    公公伏身湊到耳邊:“稟皇上,海遠統領已經在殿外候著了?!?

    “傳!”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措美县| 兴山县| 庆阳市| 渝中区| 出国| 禄丰县| 阳高县| 合川市| 桦甸市| 尼勒克县| 池州市| 若尔盖县| 巴塘县| 政和县| 泊头市| 肇州县| 金乡县| 庄浪县| 襄樊市| 乐东| 陵水| 霍城县| 工布江达县| 革吉县| 买车| 武宣县| 肇州县| 杂多县| 柳河县| 龙陵县| 涪陵区| 盖州市| 安福县| 府谷县| 临西县| 南汇区| 万源市| 水富县| 蕉岭县| 敦煌市| 古丈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