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 自定下交易后,平常都是里正彪帶著鄉(xiāng)民上山看望汪公平,汪公平難得下山一次,大半年來,數(shù)不過三。 第一次下山,給白龍里帶來了鹽,第二次下山,給白龍里帶來了魚,此次第三次下山,由不得里正彪不慎重萬分。 不過兩人每隔十天都能見上一面,久而久之,關(guān)系熟稔了許多,深層次了解到汪公平的性格后,知道這是個你只要把握住分寸他就很好說話的人,輕易不會發(fā)火——真發(fā)火了就不會輕易熄滅。 因此,里正彪雖然敬畏一如既往,但言行舉止勉強能稱得上落落大方,不復(fù)一開始的小心翼翼,謹言甚微,唯恐惹怒汪公平從而招致殺身滅族之禍。 “什么風把道長吹來了,難怪一大早就有報喜鳥在屋頂唱歌,哈哈哈……”一發(fā)現(xiàn)汪公平的身影,里正彪遂疾步迎上前,滿面春風,張嘴就是一句通行問候,旋即又面色一正,道:“道長若有事,在交易日吩咐一聲便是,何勞道長親自奔走?” “無事無事,興之所至罷了。”汪公平邁步走入里舍,看著邊上這個一臉紅光的中年里正,笑道,“在家里待久了,貧道正好出來透透氣。” “呵呵……”里正彪干笑一聲,迅速轉(zhuǎn)移話題道:“不知道長此來,有何吩咐?” “吩咐談不上,老規(guī)矩,各取所需。”汪公平一邊笑著與路過的鄉(xiāng)民打招呼,一邊與里正彪說著話。 轉(zhuǎn)過一個彎,就到了里正彪家,兩人進了院子,汪公平雙手背后,緩緩走到一棵枇杷樹前,伸出右手輕捋翠綠的枇杷葉,背對著里正彪,長嘆一聲,道:“貧道游歷四方之時,見識過各種各樣的人和事,也見識過各種各樣的動植物。”他轉(zhuǎn)過身,從懷中摸出一個小布袋,拆開扎緊的袋口,兩指從中捏出一粒玉米,鄭重其事的道:“此物名為玉米,又稱苞米、玉蜀黍、棒子,乃是貧道游歷其間見過的數(shù)種高產(chǎn)作物之一,能畝產(chǎn)千斤,還有幾種更是能畝產(chǎn)數(shù)千斤,對天下小民來說,說是天賜神器也不過分,故而貧道準備在道觀附近開辟一些試驗田試種之,若僥幸能成,則是萬民之福……” 玉米,當然不可能是汪公平“游歷”期間遇到的,大半年來,他行程不過五十里,對零界的了解甚至還不如里正彪這個山野之民,屁的游歷,不用說都知道是他從地球帶過來的,除了玉米,他還帶了馬鈴薯、紅薯、辣椒、花椒、生姜、黃瓜等等作物。 帶這些作物過來,目的很簡單,既為了滿足自身的口腹之欲——天知道沒有辣椒的日子有多難熬;也為了彌補一下未能“為人民服務(wù)”的遺憾。 雖然他現(xiàn)在已經(jīng)對當官沒了興趣,但帶領(lǐng)一地百姓發(fā)家致富的情結(jié),卻沒有被磨滅干凈,包括之前的以鹽換肉、授人以漁,都有類似的情結(jié)作祟。 …………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