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三問十策!-《主神競爭者》
第(2/3)頁
看著狂生禰衡不爽,曹操也只是丟給了劉表;劉表看著禰衡不爽,也是丟給了黃祖;黃祖看著禰衡不爽,打死了禰衡,可事后后悔了。
于是,黃祖的名聲徹底臭了!
對于文人,很多主公都是禮遇有加,哪怕是恨得發癢癢,也要忍受著。
故而,盡情的裝逼吧!
唯有裝逼,傲嬌才能顯示出名士的逼格,若是一味綿軟,一味的好說話,那些主公反倒是輕視。
苻堅站起身來,躬身施禮道:“請先生指點!”
“吾有十策,可安邦定國,可開創秦國三百年社稷!”劉秀傲然道:“其一,以夷入華,改名溯古。孟子曰:舜東夷之人也,文王西夷之人也!然而兩人皆是由夷入華,開創基業。當蠻夷是沒有前途的,當華夏人才有前途。故而,劉淵不當匈奴單于,而是要當漢人的皇帝,追尊劉禪為孝懷皇帝,建造漢高祖以下三祖五宗的神位進行祭祀,此為以夷入夏的表現;石勒將胡瓜叫做黃瓜,將胡人叫為國人,也是鄙視胡人,也是要以夷入夏,然而還不夠!”
“當改名易姓,苻乃是蠻夷之姓,當改為姬姓。其他胡人姓名,也當改為漢人姓名,此為入華之始。廢除胡服,倡導漢衣,尊孔崇儒,加強漢化!!”
“其二,廢除九品中正制,行科舉之法。九品中正制,斷絕了人才向上的途徑,造成了上下隔絕,乃是天下大亂的根本。魏國行九品中正制,魏國短命。晉國如此,也是短命。劉淵的漢國,石勒的趙國,也是短命。若是秦國不想亡國,那就廢除九品中正制。唯有科舉之法,靠著考試,考試合格,才能為官!”
“其三,漢人的門閥士族,胡人的豪強,皆是國之蛀蟲,唯有打壓士族門閥,打壓胡人豪強,實現朝堂平衡,才能穩定局勢!”
“其四,實現均田制,禁止土地買賣,耕者有其田!”
“其五,實行府兵制,兵農合一;收集天下精銳,匯聚在關中,成立中央軍,以中央軍威懾地方軍。哪怕是天下皆反,也能靠著中央軍精銳,鎮壓各處叛亂!”
“其六,關中義務教育。沒有文化的軍隊,是愚蠢的軍隊;愚蠢的軍隊,是無法擊敗敵人的。故而從八歲孩童開始,不論男女,盡數到了學校上學,強制教育,習練算術、兵法、耕種、儒學等五門,五年教育,半工半讀,每天上課至少半天,一月至少十五天。此為小學,又是從小學當中,選擇優秀人才,進入初中,學習更加深化。義務教育,為科舉的基礎,唯有扶植寒門打擊門閥,豪門與寒門勢力平衡!”
“其七,打壓玄學,倡導儒學。玄學,為西晉滅亡又一原因。唯有儒學,才是國家穩定的根本所在!”
“其八,建立報紙,掌控輿論權,打壓士族的輿論權!”
“其九,開鑿京杭大運河,建立可視電報網絡!”
“其十,建立三省六部,統兵權與調兵權分離,地方財政收歸中央,地方兵權和行政權分離!”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民权县|
贞丰县|
蓬安县|
北辰区|
龙里县|
武安市|
顺平县|
昆明市|
泰来县|
雷山县|
林甸县|
宁陵县|
黔南|
扬州市|
田东县|
宣汉县|
商都县|
泰宁县|
和平县|
临武县|
清水河县|
汝南县|
碌曲县|
景谷|
洛浦县|
宁都县|
泌阳县|
淮滨县|
钦州市|
扶沟县|
清远市|
建水县|
濮阳市|
枞阳县|
静乐县|
东源县|
竹溪县|
南城县|
安徽省|
山阴县|
卓尼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