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嗯,我想東風茶場的人極有可能復原了失傳兩百多年的清乾隆貢茶八段香古法養(yǎng)身茶!” 關成濟神情嚴肅地點點頭,極為贊同荀良工的說法。 “東風茶場既然來參選了,就應該有人在會場,咱們問問!如果真是八段香古法養(yǎng)身茶,那么就不但是一個金獎的問題了!” “是啊,要真是八段香古法養(yǎng)身茶,一個‘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傳承人’的名頭是跑不掉的!” “請問哪位是東風茶場的代表?”,荀良工正了正聲向臺下問道。 “青娃,我怕專家們的問得問題答不上,你來吧!”,李建國用肘子推李長青兩下。 “我是!”,李長青只好暫停在默誦,從座位上站起來。 “你是東風茶場的制茶工藝師?” 中江省的制茶工藝師都需要在茶葉協(xié)會注冊,但荀良工的印象中沒有這么年輕的高級制茶工藝師,有些懷疑地問道。 “呵呵,東風茶場的八段香古法養(yǎng)身茶的確是我制作的,但我不是制茶工藝師,這八段香古法養(yǎng)身茶的制作方法是我在一本古籍上看到的,自己瞎琢磨就搗鼓出來了!” 李長青很清楚能當任中江省茶葉評審會評委的人對茶必定有很深的研究,喝完東風茶場的樣品很容易就聯(lián)想到失傳已久的八段香古法養(yǎng)身茶,為了避免到時候被動,干脆直接坦白承認,找個借口忽悠過去。 “這個年輕人不是制茶工藝師!” “八段香古法養(yǎng)身茶是這個年輕人看一本古籍自己瞎琢磨搗鼓出來的!” 荀良工等評委以及臺下的各個茶場的人都從李長青的話語中捕捉到兩個很重要的信息點,合在一起就是:“這個不是制工藝師的年輕人自己瞎琢磨搗鼓出失傳已久的乾隆御茶八段香古法養(yǎng)身茶!” 臺下也有人外行人覺得東風茶場運氣好,竟然能夠得到關于八段香古法養(yǎng)身茶的古本! 但真正懂行的人都明白,即使有古本,那也只是記載著八段香古法養(yǎng)身茶的制作流程,里面的很多具體細節(jié)都需要制茶工藝師評自己的經(jīng)驗去把握!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