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耕地、讀書、品靈水-《山野雜家》
第(1/3)頁
云無心以出岫,鳥倦飛而知還。
在鐘南山腳下,李長青向李大江描繪著自己心中的烏托邦。
李大江按照李長青的要求量好尺度,就回家準備木材。
除了規(guī)劃出建木屋的用地外,還有一大片可開墾的土地。
李長青雖然生長在農(nóng)村,但是從上學(xué)開始就沒干過農(nóng)活,一時不知道怎么下手。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李長青脫掉鞋子挽起褲腳,如老農(nóng)般甩開膀子刨起來。
山腳下的地經(jīng)常滲透雨水,漸得很堅實,每一鋤頭下去都只能翻起一小塊土地。
李長青開始思考如何能夠提高效率,不斷嘗試揮鋤頭的姿勢,改善落下的角度。
失敗千百次之后,李長青還真找到些訣竅,利用已經(jīng)翻上來的土地留下來的痕跡順勢而為,不僅提高了效率,還節(jié)省了體力。
每半個小時,李長青都會休息五分鐘,趁著休息的間隙讀書。
正本幾百頁的《三字經(jīng)》,李長青都能完整通順的背下來,其中每一句的深意都銘刻于心,就開始讀第二本書《百家姓》。
跟《三字經(jīng)》不同,《百家姓》沒有文理內(nèi)容,僅僅采用四言體例對姓氏進行排列。
但是顏回給李長青的《百家姓》對每一個姓氏的來源典故,歷史變遷都附有詳細的解釋。
“趙錢孫李,周鄭鄧王。馮陳褚衛(wèi),蔣沈韓楊。朱秦尤許……”
李長青先通篇的誦讀一遍,在心里有了個整體的印象。
當(dāng)李長青開始閱讀下面的注解的時候,發(fā)現(xiàn)每個姓氏背后的故事都非常有意思。
例如,排在第一位的趙,來自于造父為周穆王駕車,穆王把趙城賜給他,其后代以國為姓,又因當(dāng)時趙為國姓,所以排列在一位。
《百家姓》不單是會講解姓氏背后的典故,還會涉及到當(dāng)時的政治文化,要明白為什么會有這種變遷,來領(lǐng)悟滄海桑田中不變的真意。
李長青有時看入了迷,都忘記開墾荒地,到后來不得用手機定個鬧鐘。
在翻地的時候,李長青就認真思考每個故事的歷史教訓(xùn),竟比誦讀的時候想得更加深入。
天色漸晚百鳥歸巢,李長青還在沉浸在《百家姓》的BGM中耕地。
李長青后退時腳碰到放在地邊的開水瓶才發(fā)現(xiàn)太陽已經(jīng)落山了,用開水瓶的蓋子給自己到了些白開水,想起從昨晚到現(xiàn)在差不多過去了二十四小時,不知道聚靈壺中是否產(chǎn)生了靈水?
立馬用意念進入諸子百家,打開背包拿出聚靈壺。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阳朔县|
雅安市|
沙湾县|
巴彦淖尔市|
诸城市|
泌阳县|
德化县|
西丰县|
乐都县|
临沂市|
西城区|
杨浦区|
永川市|
余江县|
体育|
基隆市|
珲春市|
甘孜|
上林县|
讷河市|
竹山县|
囊谦县|
涞水县|
商南县|
若尔盖县|
克拉玛依市|
定日县|
墨玉县|
鞍山市|
汽车|
临夏市|
池州市|
尼勒克县|
英吉沙县|
邵阳市|
汉沽区|
桃园县|
修水县|
万源市|
长海县|
奉化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