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榜上有名-《電影人傳奇》
第(3/3)頁
轉身往外走的時候,許望秋看到了初試時張口長鏡頭、閉口蒙太奇的幾個考生,他們眼睛里漂浮著一層土灰色,臉上堆積著濃黑的失落。長安考區通過導演系復試的考生只有五個,許望秋他們占去三個,而剩下的兩個名額也沒有落到這個幾個考生的頭上。
許望秋知道北電導演系本科班下次招生要等到85年去了,這幾位年紀都不小了,七年后再考北電導演系的可能性幾乎為零。這意味著他們的電影夢徹底破裂,這輩子很難有機會拿起導桶了。
許望秋目不斜視地從他們身邊走過去,就像在塵世中與無數人擦肩而過那樣。
這天中午,許望秋他們到東大街端履門口的老孫家羊肉泡饃吃飯。
許望秋上一世到老孫家吃過,這家餐館名氣極大,但他感覺言過其實,味道一般,而價格卻頗貴。不過劉林他們都說這家味道好,許望秋只能聽他們的。到了老孫家,許望秋發現1978年的老孫家價格比較良心,2毛5一份,燒餅只要5分錢外加2兩糧票,味道也極好。
許望秋頗為感慨,心想等三十年后我再來的時候,一定不會再說這里名不副實,而是說我當年來的時候多良心啊,而現在呢,哎,真是世風日下,人心不古啊!
從老孫家出來,許望秋他們來到顧常衛家。藝考已經結束,許望秋他們都榜上有名,不過這并不代表他們一定能進入北電,接下來還有體檢和文化課考試。盡管許望秋說北電對文化課成績要求不高,但劉林他們還是不敢掉以輕心,還是希望文化課考好一點。
顧常衛的書桌上排滿了各種書籍,主要是美術書,高中課本,以及高考復習資料,看上去蔚為壯觀。劉林他們是過來復習的,便各自拿起一本書,認認真真地看起來。
許望秋沒有看課本,而是拿起了一本雜志,信手翻開。在許望秋穿越后的11年里,雖然逃的課比上的課多,但功課始終沒有拉下,一直是年級第一名。以他的實力考重點大學沒有任何問題,但他必須考北電,必須進電影系統。
許望秋漫不經心地翻著雜志,慢悠悠地瀏覽著里面的文章,就在這時一篇名為《藝術與雙百方針》的文章引起了他的注意。作為在電影圈摸爬滾打多年的老鳥,許望秋敏銳的意識到這篇文章很重要,文化課考試很可能會考,便細細讀起來。
在上個月召開的文聯第三屆全國委員會第三次擴大會議上,中央音樂學院教師李春光作了《打破禁區,發揚民主,加強團結》的發言。他在發言中提出應該恢復雙百方針,并表示:“貫徹雙百方針,實質上是一個在思想文化領域充分發揮社會主義民主的問題,是社會主義制度與一切舊制度的區別。”
李春光的發言在文藝界引起了很大反響,而許望秋看到的這篇文章正是對李春光發言的響應,倡導雙百方針,強調藝術創作應該尊重文藝自身的特點和規律。文章比較長,有足足六頁,對藝術創作和雙百方針有比較深入的分析。
讀完文章后,許望秋把雜志遞給吳知柳:“你看看這篇文章,我感覺文化課考試很可能會考。”
吳知柳他們本來就打算讓許望秋押題,現在聽到許望秋這么說,三個人渾身一震,目光變得火熱起來。
吳知柳剛接過雜志,劉林就“唰”的搶走了:“老吳,我先看看!”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