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往事-《夏鼎錄》
第(1/3)頁
當(dāng)初大禹按照規(guī)矩,想要傳位給皋陶,皋陶明于五刑,以弼五教,但是皋陶死的太早,以至于大禹后繼無人。
此時(shí)出現(xiàn)了兩個(gè)足以繼承大禹位置的人,一個(gè)就是伯益,一個(gè)就是大禹的兒子姒啟。
竹簡上語焉不詳,只說了伯益似乎與天有些關(guān)系,姒啟繼承父志,自然不愿意天下落入天的手中。
于是糾集了部族首領(lǐng)們,把伯益趕下了王位,登基為王。
姒啟沒有稱為帝啟,這是一樁懸案。
因?yàn)樽怨乓詠恚瑹o論是三皇五帝,還是大禹,他們的的名號前面,都冠以“帝”字,以示尊重。
但是姒啟不同,他登基后,稱為夏后,從此之后,大夏君王,都成為夏后。
如夏后啟、夏后孔甲、夏后皋等等。
易斷讀到這里,隱隱約約明白了一些事情,但是卻并沒有連成一條線,似乎這些事情,都極為片面。
而且自古以來,為尊者諱這種事情,是不可避免的,對于竹簡上的記載,他抱有保留態(tài)度。
其后的竹簡,都是夏后啟之后的事情了,一直到孔甲,就戛然而止。
其中有一件趣事,讓易斷對莊園中的小銀蛇,終于正視了起來。
夏孔甲帝時(shí),天降龍二于王庭,孔甲派劉累養(yǎng)龍,長達(dá)七年之久。因劉累養(yǎng)龍有功,孔甲封他為御龍氏貴族。后因一雌龍死,御龍氏把龍肉加工成美食,送給孔甲吃,孔甲享用后,感到味道鮮美,又向御龍氏求食,御龍氏怕死龍事發(fā),孔甲追究問罪,便逃匿了起來。
這段記載,明顯就不對頭,孔甲與御龍氏的關(guān)系,沒有誰比易斷更清楚。
且不說御龍氏有一身不遜于孔甲的修為,就沖著兩人的關(guān)系,也不是這么簡單。
聯(lián)想到御龍氏逃匿,孔甲詐死脫身的事情,易斷覺得,這兩條龍的死,似乎不是那么簡單,十有八九是兩個(gè)老頭子親手干掉了兩條龍,然后被某些惹不起的人物得知,然后不得不詐死逃匿。
如此以來,就可以解釋,為何兩人一個(gè)在莊園里虛度光陰,一個(gè)不知道藏在哪個(gè)犄角旮旯里如同老鼠一般。
放下竹簡,易斷心情大好,既然已經(jīng)大致了解了這個(gè)世界,那就沒有什么問題了。
尤其是對于神話與歷史的關(guān)系,他有了更深一層的理解。
書上說,修行者修煉到一定程度,可以不死不滅,就算是尋常修行者,壽元也大大增加,所以說,他認(rèn)為,歷史上的三皇五帝之類的人物,不一定就是真的死了。
孔甲就是個(gè)例子,那么其他人,未必就不會(huì)干出這種事情。
至于什么事情,能讓這些人間至尊至貴者如此,這就不是易斷所能揣測的了。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澄城县|
衡阳县|
铜陵市|
井冈山市|
右玉县|
镇坪县|
建始县|
卓尼县|
高碑店市|
肥西县|
通海县|
油尖旺区|
乌拉特后旗|
麻栗坡县|
黑龙江省|
绥棱县|
霍州市|
腾冲县|
阿尔山市|
宁陵县|
铜山县|
绥芬河市|
仙桃市|
茶陵县|
昆山市|
绥化市|
汾阳市|
灵武市|
乡城县|
娄底市|
福清市|
吉林市|
永兴县|
吉水县|
额敏县|
武定县|
平阳县|
平乡县|
渝北区|
南宫市|
茶陵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