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第二天一大早,陳子邇接到了兩通電話,一通是寧雅打的,一通是徐炎打的。 不久后,國內的互聯網上爆發出一個驚人消息:中華網正式收購捷信網! 徐炎沒有如他所告訴陳子邇的那樣離開這里,他被中華網用高薪留下了,繼續運營捷信網。 哦,不對,這家網站正式更名為中華捷信網。 很low的起名方式,卻是很直擊人心的名字! 當然更狠的是價格,中華網對外說的是付出250萬美元及百分之6的股權置換獲得捷信百分之五十五的股權! 互聯網的造富神話開始從小范圍內急速擴大,隨后以龍卷風的形式吹的每一位年輕人心中蠢蠢欲動。 從98到99,互聯網正式開始泡沫前最瘋狂的階段,這一點陳子邇無比清楚,納斯達克綜合指數從91年到98年,不過就是500點漲到2000點,可從眼下開始到明年底,這個數字會逼近5000點大關,一年時間,漲了過往八年時間的兩倍,空氣都開始變的急躁了。 98年的國內企業界也四處泛濫著悲喜難辨的亢奮,一方面是東南亞金融危機的哀嚎,一方面又是諸多企業瘋狂的向著世界五百強沖擊,從報紙到網絡,你都能深深的感受到這不僅是企業的一種實力與榮譽,這更加的成長成了很多企業領導者的一種宗教式崇拜。 于是過去二十年,人們從未像現在這樣在意財富,關注財富,崇拜財富,追逐財富。 在1998年9月26日這天,中華網高調宣布收購捷信網一天后,關于捷信網的過去與歷史也各大媒體瘋狂轉載,它的心酸過往,它在世界杯期間的快速崛起,風光之后又被快速收購。 低谷——高潮——戲劇性的結束。 它心臟的每一下跳動,都恰到好處的踩著時代的步伐,合上了精彩故事所需要每一個的節奏點。 人要聽有趣的故事,這個時代要求發財要快,捷信被收購像是專門給各大報紙主編準備的大餐。 更讓他們有動力深挖的還有一個:又是哪位年輕人,被時代選中,成了超級幸運小子,在一兩年之內獲得了數千萬的財富? 捷信的三位股東,徐炎、錢曉東、陳子邇,這都是擺在臺面上的,睜眼即可見的。 前兩位是從農村奮斗而來的青年精英,最后一位則更具看點,因為他是投資人,相比于徐炎與錢曉東的努力和奮斗,這種當初投資了一點,然后‘走個大運’撞上這波財富大餐的故事更加扣人心弦。 于是這位拿著谷歌、中華網原始股、購買蘋果股票一心準備悶聲發大財的陳子邇,還不知道已經有公眾的關注摸到了他的后背,只要一轉身,鎂光燈就會把他的模樣清晰的呈現在民眾面前。 一夜暴富的故事在眼前上演,人們的確是瘋狂的。 當天下午,史央清把報紙放在了他的辦公桌上,語氣似有不喜和酸味,“年輕的富豪,看看。” 報紙上登的是徐炎、葉克勇的照片,陳子邇和錢曉東都未列其中,但看內容,里面有提及兩人的存在,對于錢曉東的背景了解較為詳細,陳子邇則比較少,只是說了當初給他們兩人投資了五十萬元人民幣。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