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又過了五日,歡顏終于知道他說的時機是什么了。 太康府尹上折子給皇帝,言即將入夏,而太康境內,多處堤壩不穩,唯恐屆時雨水增多,水位上漲,堤壩難以抵擋,所以請求皇上撥銀子修堤壩。 太康府尹這也不算是杞人憂天,太康境內有洪河流過,光是近十年內,就發過四次大水,每一次都受災嚴重。 所以這折子被遞上來之后,皇上當即就御筆一揮,著令工部派人去太康處理加固堤壩之事。但這件事非是小事,還需一位皇子來督辦。太子身為東宮之主,不能輕易離京。況且,他醉心于詩詞筆墨,對這些事情未必能搞得定。 三皇子……雖然已經解了禁足之令,但其舅父和表弟之事,對他的影響還未褪去,這個時候,皇帝當然不會想著用他。 想來想去,也便只有這五皇子了,自三皇子出事之后,這五皇子便凸顯出他的重要性了。 皇帝將五皇子給叫去,吩咐他前往太康一趟,督管加固堤壩之事。五皇子自然是一口答應,這可是個好差事。 既然要加固堤壩,那戶部肯定要給撥銀子,從中還能打撈一筆。自己不比三皇子,他背后有強大的榮國府,自然是不愁銀子。可銀子在奪位之爭中也很重要,拉攏朝臣、買通眼線,哪一樣不需要銀子?就宮里給撥的那些遠遠不夠。 更何況,這趟差事,除了能撈銀子之外,還能賺得一個好名聲。簡直是一舉兩得的肥差,他怎么可能會拒絕。 然而,正當五皇子歡喜著收拾了行李,準備前往太康的時候,三皇子卻在皇帝的面前聲稱,范正奇之事,全都是五皇子一手陷害,而且他手里還有人證。 此事傳開,朝中上下一片嘩然。 這些朝臣們雖然面上沒有表態,但心里其實是更傾向于相信的。因為三皇子和五皇子是死對頭,而在這件事情里,三皇子損失慘重,要說這事兒跟五皇子有關的話,那還真是有可能。 三皇子親自將兩個證人帶到了皇上的面前。 一個是五皇子安插在榮國公府的眼下,而另外一個則是五皇子安插在他寢宮里的眼線。 兩人一五一十將五皇子吩咐他們做的事情都跟皇帝說了,皇帝聽了之后,勃然大怒,立刻派人將五皇子給帶到了面前來。 ------題外話------ 先更一章。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