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提著一袋子的食物,披著夜色,僧人頭也不回的在喧鬧的街上走著。 微風徐來,街上店家的旗幡也在僧人的身側搖動,影影綽綽。 繁華的七彩燈光和夜晚的黑色交融在一起,媽媽桑按下吹動的衣角,手放在胸前,恍惚間似乎回到了山口百惠、阿信的時代,那是她年輕的記憶。 學習,戀愛,被騙,走上不歸路,在泥潭中掙扎,適應,接著反過來利用泥潭,蹉跎之下自己已經變成了老婦人。 要是能在年輕的時候碰到這僧人,人生的軌跡會不會完全不一樣,我恨君生遲! 瞧著越走越遠的僧人,媽媽桑捏緊了欄桿:“是個好男人啊。” 在僧人的背影即將隱沒在百面千臉的人群時,她長大了嘴巴,臉上的皺紋向著耳根舒展。 年輕的記憶和現在的畫面捏在一起,無眠街道上的人聲鼎沸在耳廓中翻滾著。 僧人的背影在她的眼中越來越大,世界上其他無關的東西越來越小。 微風吸進口中,再在胸膛擠壓而出,于口腔匯聚成爆炸的音符。 “歡迎下次光臨??!” 提著袋子的光頭背影有些落寞,和這條熱鬧的街格格不入。 和尚走了一陣距離,順著記憶中的位置,熟練的找到了一座團地后方的隱蔽角落。 這隱蔽,只是相對來說,因為再拐彎走不到五十米的距離,就是比較有人氣的街道,霓虹燈和人聲混雜在一起,彰顯著東京光鮮的現代化。 但就在這樣的距離下,一群流浪漢寄宿在窄窄的過道中,還沒有被聚光燈發現,不可謂不隱蔽。 他們居住在窩棚中。 窩棚像是古墳時代的墳墓。 立著的墓碑。 使用簡單的合板壘起來的遮風擋雨的窩棚就是房子,門窗用的是從垃圾回收點中找到的塑料,披掛上就能用,窩棚并不大,也就勉強能讓一兩個人在里面躺下來睡覺,好處是也不用害怕來地震的時候會被壓死。 有些流浪漢還會講究的將收集來的東西擺在窩棚外,像是宅男扔掉的手辦,孩子的玩具,以及各種奇奇怪怪的東西,大大方方的擺放,反正也不會有人喪心病狂到來偷盜他們流浪漢的東西。 從生下來到現在,全身唯一值錢的就是一條命了。 這條命還能被偷去不成?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