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11地震雖然已經過去了多年,但對東北地區的影響依然存在,地震帶來的最大損失不是接近兩萬人死亡失蹤,而是時至今日依然沒有解決的核泄漏,福島縣核電站爐心融解半徑幾十公里內的居民已經被永久性搬遷。 即使某一天能解決核污染,這些流出的人也多半不會回來。 分散在全島各地的福島縣難民有二十萬之多,而這些福島難民有一部分人不得不隱瞞自己來自福島縣的身份,一些不慎暴露出自己福島居民身份的學生,在學校里還被起上“輻射人”的稱號。 這已經不是一場天災引起的災難,而是一場徹徹底底因為官府不作為導致的。 “這里,把東西卸下來。” “好,加油。” “快點干,干完之后咱們就馬上離開這里。” 一個特殊的工地在磐前地區布置起來,明面上修建的是露天的審判庭,但其實地下卻在迅速的挖掘防御設施。 不用挖出夸張的永固工事,只要能擋住輕量的轟炸就可以。 天使幾次造成的轟炸損傷測驗已經被實驗室測量了出來,黑天使的爆炸是靠著接連不斷小型爆炸形成的連鎖反應,炸塌一些不牢固的建筑物還可以,但對地下就沒轍了。 而在森林中也修建著臨時的碉堡陣地,清一色的機槍陣地,槍口全部對準了天空。 “那里就是不允許進入的地方了吧。” 一名陸自的士兵正了正帽子,最開始說要派到福島來他是拒絕的,但面對上方開出的獎金,再想到新出的聯動周邊,他還是決定鋌而走險一次。 除了家世淵源的軍官后代外,參加三自的年輕人基本都是為了錢,除了他們特殊旅團外,哪有幾個真心實意為了保家衛國信念參軍的人。 即使特殊旅團內,摸魚的也還是占有一席之地。 一道看不到盡頭的鐵絲網在眼前世界延伸著,鐵絲網的另一頭就是福島縣不可進入的區域,爐心融解周邊的磐前地區幾乎一大半都是嚴重污染區,許多町鎮一直處在完全封閉中,幾個少數沒有被封閉的城鎮居民也大大減少。 而磐前地區幾乎占據了整個福島縣三分之一的面積,地廣人稀的磐前地方是島國最佳的戰斗場所。 “是啊,怎么,你想進去?”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