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佛祖還在不在唐躍是不清楚的,他不是佛門中人,唐躍會背凈心神咒但不會背金剛經,不過唐躍隱約記得佛祖的轄區似乎不止地球,佛教中說劫數分為小中大三種,其中一小劫有一百六十八萬年,每二十個小劫為一中劫,那就是三千三百六十萬年,最后八十中劫為一大劫,那么一個大劫時長二百六十八億年。 目前已知宇宙年齡大概是一百三十八億年,時長還不夠佛教的一個劫數,佛經中說每一個大劫都有千佛出世——這也就意味著大爆炸之前并非什么都不存在,還有一大群絮絮叨叨的老和尚。 但是南無加特林菩薩是什么菩薩? 唐躍再喝了一口濃咖啡,用力閉上眼睛又睜開,這個時候他已經顧不上什么省水不省水了,如果老貓在這里絕對不會讓他如此奢侈,浪費淡水來泡咖啡。 老貓不在,他可以盡情放飛自我,蒸桑拿都沒人管。 麥冬離開晶體號艙,輕巧地繞開漂浮在半空中的電纜,穿過艙段接口,她需要對空間站進行例行檢查,同時照看一下培養皿內的植物,阿長山海經閏土還有猹們已經一整天沒有見過麥冬了,聯合空間站還有四十分鐘才會經過昆侖站上空,麥冬可以利用這個空檔完成每日的例行工作。 “唐躍,我覺得我們這么做,速度實在是太慢了。”麥冬戴著耳機,“距離貓先生失聯已經過去了三十六個小時,我們連續看了二十四個小時的照片,才分析完一千四百張,這才是總工作量的六十六分之一,等我們看完全部照片,豈不是要花兩個月的時間?” “是的。”唐躍點頭,“一千五百多個小時。” 麥冬把空間站的某塊控制面板拖出來,探頭檢查電纜,然后按下按鈕,“有沒有什么更便捷更快速的方法?我們的時間不是很緊么?圖像判讀應該越快越好。” 唐躍往后靠在椅子上,電腦屏幕上的圖像切換,照片編號跳躍至1480號。 “我們能有什么其他方法?相機分辨率最高只有五米,鏡頭視野最大只有兩千多平米,就這么個玩意,說它是遙感系統都是在抬舉它了,虧它還是蔡司的產品。”唐躍嘆了口氣,“我們手上只有一根燒火棍,你還指望能和韋伯望遠鏡比?” 要在火星地表上搜尋目標物,按理來說不是什么難事,如果讓酒泉文昌那幫人來,他們能拿出百八十套不重樣的方案,而且一套比一套簡潔方便,什么高精度地表掃描成像,什么超級圖像模糊對比識別,莫說使用聯合空間站,他們在地球上都有能力找到萬里之外的老貓。 但無論使用什么方法,都存在一個前提,那就是成像。 高精度高分辨率的地表成像是一切的關鍵,這是所有方案的共同點和賴以實施的基礎,其他什么超級計算機AI對比識別等等花里胡哨的部分都只是為了縮短時間加快速度,如果成像這一步踏不出去,后面的都是空話。 “如果我們有一臺超級強大的望遠鏡,分辨率低于一米,視場超過一平方公里,那我們何必還要這么辛辛苦苦?”唐躍說,“拍兩張全景照片,讓電腦一對比不就出結果了?問題是我們沒有么。” 這倒是實話,唐躍也不想采用如此原始緩慢的方法,長時間使用肉眼暴力搜索,快把他的氪金狗眼都閃瞎了,但奈何基礎條件太差,除了眼睛沒有其他更趁手的工具。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