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唐躍掐著時間,一到二十分鐘,他就和老貓把燒杯中浸泡的番茄種子給撈了出來。 “消毒完畢,接下來要做的是催芽,催芽的方法同樣也是浸泡。”麥冬說,“不過這一次浸泡需要的時間比較長,需要把種子在水中浸泡八個小時,所以你們可以今天晚上把番茄種子浸在水里,明天早上再把它們撈出來。” 唐躍拔掉電熱器的插頭,把燒杯從架子上拿下來,這杯珍貴的淡水還能繼續使用,唐躍一毫升都不想浪費。 他們把種子再次泡進水中,這一次要泡一夜的時間,好讓番茄種子吸足水分。 充足的淡水會讓休眠中的種子蘇醒,恢復活力,這是植物在千百萬年的進化中適應環境的結果,充足的水分往往意味著溫暖雨季的來臨,這是適合植物生長的季節,幼苗會抓住這個珍貴的時機破土而出,茁壯成長——生命的智慧總是細微而無窮的。 “種植空間你準備怎么安排?”老貓在昆侖站內繞圈子,“這地方只有這么大,你總不能在地板上鋪土吧?” 昆侖站是蒙古包式的構型,桁架結構,圓形底板,直徑不過十來米,這么點大的地盤內已經擠滿了生活,健身,醫療,科研,吃喝拉撒睡等各類設施,其中最占位置的是桌子電腦,廁所隔間和生命維持系統,如果還要在地板上鋪泥土種番茄,那日子可就真沒法過了。 “不能在地上種,那樣我們沒法走路,不好控制水分和肥料,而且會污染室內環境。”唐躍搖了搖頭,環顧四周一圈,指了指靠墻安置的物架,“我們可以把番茄種在架子上,就跟種花一樣。” 昆侖站大廳內靠墻有一圈柜子和置物架,架子有四層,塑料隔板,一般用來安放食物,衣服,樣品和各類雜物,現在這些架子上放的全部都是食物。 說干就干,老貓和唐躍開始把架子上的箱子搬下來,塞進空置的乘員艙內,清出了兩欄空架子。 “老貓,有沒有什么合適的容器?不漏水不漏泥土,便于密封的那種。” 老貓翻箱倒柜,拖出來一大堆瓶瓶罐罐,“還有兩個有機玻璃的水槽,大概是老鄭留下來的。” 唐躍接過方形水槽,瞇起眼睛對著燈光翻看檢查了一下,很輕很結實,沒有裂紋,正好可以用來作為種植番茄的容器。 他把水槽放在墻邊的架子上,退后一步,上下打量了一下,“就種在這里,老貓麥冬你們覺得怎么樣?泥土,肥料和水分都裝在水槽里,不會撒得到處都是。”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