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五月初七。 呂硯兒離開的第二天,魏來依照著昨日呂觀山與孫伯進的約定,一大早便去到了貫云武館。 武館中的學徒一反往日對魏來輕視的態度,大都笑臉相迎,武館的館主孫伯進更是早早等候在武館外,親自領著魏來走入了這座他已經有足足六年未有涉足的武館。 是的。 這并非魏來第一次來到這處,早在十年前,方才六歲的魏來跟著上任烏盤城知縣的爹娘來到此地時,魏守便將之送入過此地,只是后來起了變故,也就沒有了再來此地的理由。 故地重游,魏來的臉上卻還是那副懵懂無知的神情,這是一個傻子應有的表現,在那一天到來之前,魏來得一直這樣傻下去。 孫伯進卻一臉熱切的拉著魏來介紹著武館中的陳設,十丈見方的演武臺,各色淬煉肉身所需的武具以及演練實戰身法所需的木樁。這些東西,有的魏來很熟悉,有的卻是后來翻修所建。武館大得出奇,遠不是一個呂府可以比擬的。 畢竟貫云武館單是弟子便有足足有八十余人,算上所請的教習以及打理的仆人怎么也得近百人之數,地方太小自然也就容不下了。 這八十位弟子,雖然名義都是孫伯進的徒弟,但真正能得到孫伯進指點之人卻是少之又少。大概只有那些凝出三枚以上武陽神血之人,方才有這樣的待遇。 而靠著呂觀山這位知縣的面子,魏來這個傻子今日也有了這樣的殊榮。 想一想,這其實是一件很可笑的事情。 一個烏盤城的知縣便可讓一位武館的館主為一個傻子閉門授業,那若是換做一位州牧、一位王侯,是不是就是推開八門的圣人也得下凡來做些奇怪的勾當? 呂觀山說,天下事盤根錯節,所謂黑白、所謂規矩早已混淆其中,對此,今日魏來又看明白了幾分。 撇開這些對錯不表,孫伯進對于魏來的教導還算用心,顯然是想要下大功夫讓魏來摸到武陽境的門檻。 所謂一重山門一道關,武陽、靈臺、冥海、玉庭、瑤臺、玄都、紫府,七重境界便是七道山門,也是七道關隘。 但山門與關隘所指卻并非同物,想要走到山門前將山門推開,得先穿過一道道“關隘”。入了這關隘,叫入境,而推開那山門,叫破境。 此刻擺在魏來面前的便是修行者都會遇到的第一座關隘——武陽境。 對于武道修士來說,所謂武陽境,便是淬煉肉身,然后在丹田處凝聚出蘊含血氣之力的武陽神血。只要凝出一滴,便意味著你走過了這第一道關隘,正式成為了武陽境的修士。 就北境數以萬萬計的修士而言,只要擁有足夠的恒心,登入此境都并非難事,區別只是時間長短而已。 而魏來卻顯然是其中的異類。 正如當初曹吞云所言,魏來的七竅半閉、六府孱弱,這樣的體魄能不臥病在床已是萬幸,如何能期望他踏入修行之門。 孫伯進使出了渾身解數,甚至親自用靈力行走魏來的經脈,試圖找出癥結所在。但連呂觀山都解決不了的麻煩,他一個堪堪第二境靈臺境的武者如何能做到? 直到夜幕將至,孫伯進累得是口干舌燥、滿頭大汗,面對時不時朝他眨著眼睛,滿臉人畜無害的傻笑的男孩,孫伯進有些犯難。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