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五月初五。 天少見的放晴。 烏盤城中百姓奔走相告,平日里熱鬧的商鋪今日早早便歇了業(yè),城南即使雨天也有香客不絕的龍王廟中,今日卻也是“生意”冷清。 前日,趙家想?yún)渭姨崃擞H,昨日,呂家給趙家回了禮,這門親事便這樣定了下來。 兩家都是烏盤城中的大戶,這樣天大的喜事自然不能含糊,于是乎今日趙家要宴請烏盤城百姓的消息便早早的傳揚開來。或是貪圖一頓美餐,又或是真的只是想要湊一湊熱鬧,總之,今日烏盤城中四千戶人,近有半數(shù)去到了趙家,參加這場對于烏盤城百姓來說算得上是“百年一遇”的盛事。 城中的各個飯館酒鋪也給足了呂觀山與趙共白面子,自發(fā)的將自家店鋪使用的桌椅碗筷帶了過來,在趙府外的豐谷街上擺開了長龍。 打心眼里講。 魏來并不想要參與這場盛宴。 但就像素來以清正廉潔著稱的呂觀山,同意了趙家大宴城中百姓的提議一般。不喜此道的男人與男孩,都在此刻為了同一個女孩,默契的壓下了個人的喜惡。 按照之前的說法,這宴席要在酉時之末才會開始。 但從龍王廟一路小跑來到豐谷街的魏來看著眼前的人山人海,他方才知曉,他還是過于低估了烏盤城百姓對于這場親事的熱情。 雖然魏來是個傻子,但作為呂硯兒幼時的玩伴,以及呂觀山的半個養(yǎng)子,魏來還是獲得了去往府內(nèi)參宴的資格。只是相比于人山人海的豐谷街,趙府門口的情形更加的可怕,說是水泄不通,都有詞不達意之嫌。 魏來費勁了渾身的解數(shù),甚至弄丟了左腳上的草鞋,也未有排開密密麻麻的人群,擠入府內(nèi)。 正為難之際,府中忽的傳來了歡呼聲。 大概是宴席已經(jīng)開始,魏來暗暗想道。 看著自己的心上人與別人一道接受眾人的祝福,自然算不上是一件愉快的事情。但距離呂硯兒離開烏盤城去往無涯書院也不過只剩下三日的光景。有些人見上一面,便少上一面,更何況二人之間并不存在什么恩怨或者辜負。魏來不好受,卻能接受,也想要以親人的身份見證這一刻。 他有些焦急,又嘗試了幾次,卻還是被同樣熱情的人群生生擠了出來。 府中傳來的喧嘩聲越來越大,似乎這場宴會在這時已經(jīng)快要走向高潮,魏來急得滿頭大汗,忽然的目光一瞥,見著了一旁因為人群都急著往里眺望而暫時空出來的一張木桌。 魏來的眼珠子一轉(zhuǎn),當下心生一計。 他快步走到了那處,將那木桌移到了靠近院門的方向,比劃了一下,似乎覺得尚且差著些許高度,又將一旁空著的木椅也一并端來,放到了木桌上,這才踩著這兩樣事物,爬上了院頂。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