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另一方面,美軍基層官兵也有較大自主性,如果他們認定這是一種毫無意義犧牲自己部下生命的戰(zhàn)斗,那么他們就會選擇抗命。 也就是說,美軍這么做肯定有他們的目的,更確切的說,存在著某個理由讓巴頓說服手下的兩個步兵師進行這種無意義的強渡。 這個理由是什么呢? 唯一的理由,就是這兩個師實施的強渡是佯攻。 如果對大、小索爾西島是佯攻的話,那么他們真正的進攻目標就應(yīng)該是……香比爾島! 想到這里秦川趕忙一個電話打給負責(zé)香比爾島的面包師。 “馬上做好戰(zhàn)斗準備!”秦川下令道:“美國人很可能會朝你們發(fā)起進攻!” “可是,中校……”面包師疑惑的問了聲:“他們怎么才能過來!” “我不知道!”秦川回答:“我只知道他們能過來,照我說的做!” “是,中校!”面包師應(yīng)了聲,然后馬上組織香比爾島的防御。 但面包師有些無力的是……駐守香比爾島的只三千余人,而且這三千人不是學(xué)員兵,他們更多的是汽車兵、炊事員、維修人員等等,有些人甚至連打靶都沒打過幾回。 即便如此,面包師還是命令他們進入碉堡和戰(zhàn)壕做好防御準備。 秦川下達命令之后就舉著望遠鏡探出頭去觀察河對面敵人的動靜。 然后他就看到了一邊“煙霧”。 事實上那不是“煙霧”,而是坦克和車輛的尾氣……秦川第一時間就作出判斷,那是一支裝甲部隊,擁有大量坦克的裝甲部隊。 可是,坦克無法越過河道,大量坦克又能有什么用呢?! 下一秒秦川就明白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