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陜甘綠營-《逆清1845》
第(3/3)頁
“皇上,奴才以為撤綠營絕不可一蹴而就,還需緩緩而行,不說其他,光是咱們要堵住趙逆出粵,至少就要南方各省二十多萬綠營出力,屆時還得把陜甘綠營調過去打——眼下正是安定人心之際,就算要撤,也得打過再說,可千萬不能做了親者痛仇者快的事情。”
穆彰阿語氣委婉,但是話語中的潛臺詞卻很明白,你老人家一旦馬上撤了綠營,人綠營就會帶著趙逆一路反推回京城。
“啪嚓——”
外面忽然響起了一道驚雷,正好將道光驚醒了過來,對啊,還有陜甘綠營,怎么把這茬給忘記了?
在大清,綠營雖然因為種種原因,已經逐漸爛成了一坨臭狗屎,但是不可否認的是,在這坨狗屎里面還真有一塊值得稱贊的寶貝,那就是陜甘綠營,堪稱大清綠營戰斗力的天花板。
綠營與衛所有幾分相似,都是用本地人當兵,因此地域環境對駐省綠營戰斗力的影響是不可避免的,像那些富庶地區的綠營也是最先衰落下去,而陜甘尚武之風盛行,也就導致陜甘綠營戰斗力明顯強于他省,號稱‘甘、涼兵為天下勁卒’。
在曾經的記錄中,康雍乾諸帝及前敵將帥都提到過綠營的戰斗力問題,主要涉及陜西、甘肅、湖北、云南等四省,其中針對陜西綠營的評價是‘邊方士卒,尤屬精銳’,而云南綠營則‘武藝平常,戰陣懦弱’,湖廣兵就是‘素稱怯弱,不能適用’,比較而言則是‘甘省較優’。
先不說這些評價公正客觀與否,但是陜甘綠營在戰斗力和戰斗意志上明顯要強于其他各省的綠營,也是清廷的一道底牌。
在清廷對外戰爭記錄中,像平準之役前后七十余年間,甘肅一直都作為西疆軍事行動的糧餉基地和用兵通道,付出了大量的人力武力,而陜甘綠營就是主要的參戰兵力。
到了后來的兩次金川戰役中,其他各省的綠營基本麻了爪,被打得慘不忍睹,后來也是陜甘綠營被大量征調出省作戰,成為了平定金川的重要力量。
有了這些先例,陜甘綠營至今也保持著多達九萬名兵額,僅僅次于閩浙二省,此外閩浙綠營還有水師,真要說起陸疆防御行省中,唯有陜甘綠營駐防額兵最多。
有清一代里,漢臣名將也以陜甘綠營出身為多,像王輔臣、趙良棟、楊遇春、岳鐘琪等等。
當然,在這個時代陜甘綠營名聲最大的一位,便是嘉道時期難見的漢臣名將向榮,也算是陜甘綠營最后的榮光。
“好好好,那就調陜甘綠營入湘,將向榮也調過來!”
道光皇帝的臉上難得浮現出一絲笑容,仿佛皺巴巴的橘子皮終于開了花。
第(3/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新巴尔虎右旗|
龙南县|
新闻|
遵化市|
招远市|
巴林左旗|
乌审旗|
岗巴县|
沁水县|
乐平市|
屯昌县|
南投市|
达拉特旗|
呼伦贝尔市|
柘城县|
东阿县|
巴南区|
长寿区|
资源县|
湖南省|
北海市|
望江县|
曲阳县|
赤壁市|
仪征市|
左权县|
阿合奇县|
叶城县|
苍梧县|
抚远县|
富蕴县|
天峨县|
亳州市|
岳池县|
开化县|
麟游县|
寿宁县|
五常市|
岳阳市|
时尚|
保靖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