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表叔一臉無奈:“我們也沒辦法啊。” 表叔接著講述到,一開始大家也都不同意,死活都不答應,可我們每反抗一次,上面就派人下來檢查一次,說什么養殖污染太大,需要整頓,還說什么使用違禁物品,全都得銷毀。 這年頭做養殖,誰沒下點藥啊。 金平兄還記得吧。 老陳點點頭:“就是小時候,總跟我們一起掏螺的。” 表叔嘆氣道:“那時候,他鬧得最兇,結果上面弄了個我們都看不懂得文件,直接把他的捕魚船給扣了,現在比誰都乖,還整天給這個公司送禮。 總之,這個事情很鬧心。 大家也被搞累了。 要不是實在沒辦法,誰想簽這個協議啊。 在旁邊聽的陳揚,總算明白了,就是收購他們村海鮮的公司上面有人,強行讓村民簽了一份低價收購的合同,要是不賣的話,就讓人來搞你。 老二到是比較淡定,再來之前,多少就已經猜到了,自打他接管公司沒多久,就明白了一件事情,有利益的地方,自然就有黑暗,像浪奇村這樣的,根本就不是個案。 不過這家東海漁業公司,什么時候成立的,以前怎么都沒聽過,他們家做海鮮批發這一行這么久,可以說整個省有頭有臉的批發公司都是老熟人,可這一家確實沒有聽過。 做海鮮收購,確實需要耍點小手段,他們家也曾玩過,可跟這家公司比起來,簡直就是小巫見大巫,這家公司太狠了,這個合同一簽,跟直接搶錢有什么區別。 這次他們公司的危機,實質上也是吃了上層關系的虧,關系是還維持著,該有的禮節也不曾落下,可這么多年,始終不溫也不火,就是尿不到一塊去。 出于一種商業直覺,還有對這家東海漁業公司的好奇,李春華嗅到了一種商業危機。 壟斷浪奇村。 強簽霸王合同。 再加上,他們那邊漁民的集體鬧事。 看起來好像沒什么關聯,可若換一種想法,這一切都不是偶然,而是必然呢? 學金融的他,非常明白一個道理,那就是偶然的背后,必定存在著必然,只是你沒發現而已。 李春華稍稍理清了下現狀。 榕城這邊是:壓價收購。 他們那邊是:漁民囤貨漲價。 時間一久,兩個離得很近的市場,就會變的極端不平衡,甚至有可能出現,跟當年的“蒜你狠”“豆你玩”一樣的局面,低價收購,高價出售,集體囤貨,渠道出局。 首當其沖的,是他們這樣的海產批發公司,他們是整個產業鏈最大的渠道商,因為成本提升,利潤減少的問題,就會嘗試進行漲價,然而浪奇村這邊的海鮮,又被這么低的價格收購,從而形成價格不對稱競爭。 但海鮮這種東西的貯藏時間,不可能像綠豆和蒜頭那么久,所以他們的目的應該只有一個。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