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連戰連捷-《庶子奪唐》
第(1/3)頁
蘇毗國在吐蕃之北,與吐蕃隔大速水相望,大速水之北是蘇毗,而在大速水之南,便是吐蕃的重城,也是國都邏些的北面屏障之一達木城,而在達木城和蘇毗之間,李恪和他的麾下精銳遇到了西征以來最大的挑戰。
正如李恪在出兵前就一直擔憂的,李恪此次御駕親征,最擔心的從來都不是所謂的吐蕃精銳,也不是那幾位能夠叫的上名號的吐蕃名將,這些都不在李恪的眼中,李恪擔心的是高原之上的地形和氣候。
蘇毗在藏北,吐蕃在藏南,而區分這高原南北的就是高原人口中的“念青唐拉神山”。
“念青唐拉神山”,即是日后廣為人知的唐古拉山脈,唐古拉山脈橫亙東北,分割南北,因為地勢極高而終年積雪,不止是藏人口中的神山,更是藏南和藏北之間飛鳥難過的天然屏障。
要從藏南到藏北,只有兩條,要么東西繞道四百余里,繞開念青唐拉山,費時費力,要么就取念青唐拉山山脈相接的端口處過路,這樣走快上許多,只要十日便可。
乍一聽起來自然是走缺口處更加快捷些,但唐拉山相連緊密,這樣的適合行軍的缺口卻只有一處,那就是還在達木城之北的閣川驛。
閣川驛,聽起來似乎是一個驛站的名字,供于來往客商歇腳的地方,但這是現在的叫法,在過去,在蘇毗還和吐蕃正面為敵的時候,這里被喚作閣川關,是兩國必爭,控扼南北的鎖鑰之地。
閣川關當年為蘇毗所有,而蘇毗也正是憑借此關拒吐蕃于門外,但后來因為蘇毗大小女王內亂,使得閣川關落在吐蕃的手中,蘇毗才連連被動挨打,最后被滅了國,處處要看著吐蕃的臉色行事。
閣川驛在山脈斷口處建城,據山川地勢之險,而貢日貢贊也深知此關之重要,所以在得知李恪南下的消息后,即刻就命國中大將雄骨領兵兩萬北上守城,誓要將李恪的唐軍主力擋在唐拉山之北。
閣川驛本就是絕險之地,名將雄骨麾下又是兵精糧足,要守住閣川驛理當不是難事,這也是貢日貢贊之所以敢不調祿東贊北上的最大底氣,如果不是有這座天險,他是絕不敢和唐軍硬碰硬的。
唐拉山中段,閣川驛北。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德阳市|
苍南县|
鄢陵县|
舟曲县|
大姚县|
临清市|
化德县|
雷波县|
镇宁|
田林县|
安国市|
香港|
吴堡县|
广宁县|
霍城县|
安平县|
鄱阳县|
治多县|
合作市|
石景山区|
犍为县|
贞丰县|
贵南县|
钦州市|
重庆市|
潮州市|
得荣县|
新余市|
无棣县|
荥阳市|
诸暨市|
太仓市|
海原县|
会理县|
金寨县|
连江县|
房产|
拉萨市|
铜陵市|
阿拉善盟|
密云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