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八章 新羅國亂-《庶子奪唐》
第(1/3)頁
金庾信想回新羅,其中的緣故倒也不是他所說的將士思鄉(xiāng),而是因為擔憂新羅那邊的局勢。
新羅國中能戰(zhàn)之兵,大部分都被金庾信帶了出來,國中兵力空虛,而現(xiàn)在現(xiàn)在劉仁軌正領軍一萬五千余在新羅國中,他知道劉仁軌的本事,劉仁軌和他麾下的精銳,絕非國中的兵力可以抵擋的。
劉仁軌雖是打著追剿倭軍,助新羅軍退敵的由頭去的,但唐軍野心極大,他的真實目的絕不會如此簡單,金庾信不擔憂才是怪事。
金庾信雖是武臣,但卻也是國中智者,金春秋能有今日,很大程度上也是因為金庾信對他鼎力相助,他的擔憂自然不是沒有道理的。
現(xiàn)在的高句麗國內(nèi),唐軍已然大勝,李績下令鎮(zhèn)撫百姓,整個高句麗正在漸漸地趨于穩(wěn)定,但與此同時,新羅已經(jīng)亂成了一鍋粥。
自打一個多月前,倭軍將領廬原君領倭賊殘部逃竄至新羅,占據(jù)了沙鼻岐、奴江兩城以來,劉仁軌便率唐軍來到新羅“支援”了。
劉仁軌在白江口海戰(zhàn)中以少勝多,全殲倭軍大部,擒拿倭軍主帥阿倍比羅夫,立下赫赫威名,廬原君自然不敢抵擋,于是就在廬原君得到劉仁軌來到的消息后,不敢有絲毫的拖延,便棄城逃了。
廬原君棄城,正和劉仁軌之意,只不過劉仁軌之所以想看著廬原君潛逃,倒也不是為了除敵,而是為了驅(qū)敵,把廬原君驅(qū)到新羅腹地去。
廬原君棄城而逃,劉仁軌隨即趕至,廬原君自知惹不起劉仁軌,不敢應戰(zhàn)。
他的本意原是往東走,逃到海邊,伺機奪船逃回倭國,但劉仁軌仿佛早就知道廬原君的想法一般,早就堵住了東路,擋了廬原君的去路。
廬原君麾下不過三千余人,而后雖裹挾百姓,擴充到了萬人,但也多是烏合之眾,如何敢與劉仁軌的唐軍精銳硬碰,劉仁軌堵住了東路,就逼著廬原君只能往北和往西逃竄。
廬原君被劉仁軌追剿,攝于劉仁軌的威名,一開始也極為驚慌,逃得很快,但很快廬原君也發(fā)現(xiàn)了問題,他發(fā)現(xiàn)劉仁軌似乎并無意徹底滅了他們,于是他也放松了許多,看著每日尾隨在后的唐軍斥候,廬原君從不去惹他們,但也也不覺著如之前那般害怕了。
廬原君率軍在前逃,劉仁軌就領軍在后圍堵,劉仁軌追地并不急,始終和倭軍保持著些距離,讓倭軍逃著。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黎城县|
库尔勒市|
扶沟县|
吴旗县|
恩施市|
松桃|
嘉荫县|
银川市|
桓台县|
泸定县|
汉川市|
上饶市|
华坪县|
锡林郭勒盟|
绍兴市|
临海市|
宜兴市|
双桥区|
富顺县|
丹巴县|
遂溪县|
日照市|
昂仁县|
秦安县|
阿克陶县|
颍上县|
井冈山市|
松滋市|
垦利县|
沭阳县|
北安市|
静海县|
磴口县|
康马县|
雷州市|
鲁山县|
泽州县|
会东县|
抚顺市|
高尔夫|
翁牛特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