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九十五章 平壤之戰(zhàn)-《庶子奪唐》


    第(1/3)頁

    金庾信沒有想到唐軍的盛情竟然如此難卻,甚至都沒有給金庾信推辭的機會,蘇定方便就已經(jīng)做出了決定,新羅軍繼續(xù)隨蘇定方北上高句麗,而唐軍則自水路剿殺倭軍。

    金庾信自己自然是不愿唐軍出面的,畢竟他也不知道唐軍打的是什么心思,一旦到新羅駐軍后再不離開,那對整個新羅而言都是極大的威脅。

    不過唐軍也有自己出兵的理由,不止是因為金庾信所說的倭賊攻城,新羅軍已經(jīng)應(yīng)付不及的緣故,還因為唐軍和倭軍已經(jīng)開戰(zhàn),唐軍前往剿滅倭軍也是分所應(yīng)當,新羅人若是不準唐軍剿滅倭軍,倒是有些勾結(jié)的意思了。

    熊津城這邊,一面劉仁軌出兵新羅,一面使人前往知會新羅王和金春秋,而與此同時,高句麗戰(zhàn)場已經(jīng)打得火熱。

    百濟這邊,蘇定方已經(jīng)大捷,不止滅了百濟,還全殲倭國四萬水師,將百濟徹底收入了大唐疆土,高句麗那邊同樣捷報頻傳。

    就在十日前,劉仁軌大破倭軍水師的時候,李績率領(lǐng)的唐軍主力也破了安市城,一戰(zhàn)殺敵兩萬余人,而后又連破南蘇、木底等八城,再全據(jù)扶余川,殲敵又三萬余,而后揮師往南,直逼高句麗重鎮(zhèn)大行城而去。

    大行城已是大唐兵鋒所指,不容有失,就在李績破了安市城,兵逼大行城后,高句麗舉國震驚,高句麗實掌國政的權(quán)臣淵蓋蘇文當即下令大將豆方婁領(lǐng)軍五萬前往大行城鎮(zhèn)守。

    大行城背靠大行山,又相鄰鴨綠江,是高句麗國都平壤往北的第一重鎮(zhèn),若是大行城丟了,平壤之前就再無險可守,所以淵蓋蘇文也視大行城極重,大行城本就有駐軍三萬,再加上豆方婁所率的五萬援軍,一個大行城的兵力已經(jīng)達到了八萬。

    大行城有軍八萬,而李績麾下將士總計也不過才八萬,再除去留守各城的人馬,李績率領(lǐng)兵臨大行城下的不過五萬人馬。

    論人數(shù),李績麾下是要少于高句麗軍的,但唐軍的戰(zhàn)力卻遠不是高句麗人能比的,李績麾下八萬人馬,既有關(guān)隴府兵,也有河北邊軍,多是善戰(zhàn)的勁卒。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莆田市| 旬阳县| 郧西县| 天峻县| 沾益县| 马关县| 东丽区| 盐津县| 田林县| 怀仁县| 珠海市| 阿克| 岗巴县| 曲阳县| 乐昌市| 黄大仙区| 鱼台县| 涿州市| 文山县| 南岸区| 朔州市| 通城县| 禹城市| 阳朔县| 屏东县| 盐山县| 兰西县| 台山市| 佛坪县| 靖州| 郴州市| 云南省| 华容县| 兴文县| 吉安县| 罗源县| 西贡区| 昂仁县| 石首市| 赞皇县| 南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