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備戰-《庶子奪唐》
第(2/3)頁
李恪道:“關于此戰,朕吸取當年父皇困頓于安市城下之教訓,故朕不欲以一路大軍為重,單自陸路強取平壤,朕準備兵分三路,齊力誅滅高句麗。”
李績聽著李恪的話,道:“當年未能如期攻下安市城,是末將輕敵,是末將之過。”
當年李世民御駕親征,著李績在攻安市城時在安市城外堆壘土山,本來眼看著都要成功了,卻因為李績麾下一名校尉大意,在夜間被梁萬春偷襲,丟了土山,這才使得貞觀十八年的東征功虧一簣。
攻城之事本就是李績主掌,也是因為李績部下的大意的緣故才丟了土山,李績連著強攻幾日也未能奪回,說是因為李績所以沒有攻下安市城也說得通。
李恪道:“知恥而后勇,既然如此,朕便再給你一次機會。”
李績當即應道:“末將聽憑陛下調遣。”
蘇定方見狀,知道李恪要下令了,也道:“末將亦聽憑陛下調遣。”
李恪看著殿下豁然起身的二人,自己也緩緩站了起來,先是對李績道:“懋功,朕以你東征主帥,平壤道行軍總管,領關隴府兵五萬并幽、易、定、滄六州三萬邊軍取道遼東,過安市城自陸路擊平壤城。”
接著,李恪又對蘇定方道:“定方,朕以你為東征副帥,泗沘道行軍總管,領河南并齊、淄、青、萊、海八州之兵五萬,登州水師主力兩萬,取水路入百濟,并節制新羅五萬番兵,會攻泗沘、熊津,北逼平壤。”
依照李恪的計劃,李績是主帥,蘇定方是副帥,雖然兩人一南一北,并不直接統屬,但待將來平定了半島三韓后,蘇定方還是要受李績節制的,當然了,這也是李恪仔細思量后的決定。
若論才略,兩人俱是當時名將,無論是誰掛帥出征,都能完成李恪的交代,不過李績畢竟是老臣,資歷比起蘇定方還要厚上一些,掛帥出征要更妥當一些。
而且其中還有另外一個重要的緣故,那就是李恪對此戰尤為重視,所以遣了李績和蘇定方齊出,而蘇定方是李恪的心腹,無論李恪讓蘇定方掛正還是掛副,蘇定方都不會有半點不滿或者埋怨,一定會按照李恪的意思做事,不會誤了東征的大局,這一點李恪更加放心。
“諾。”李績和蘇定方得令,轟然應諾。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白水县|
石棉县|
民乐县|
桑植县|
封丘县|
祁东县|
濉溪县|
孟连|
浏阳市|
阿克|
赣州市|
荔波县|
娱乐|
贺兰县|
钟山县|
阿尔山市|
美姑县|
娄烦县|
新野县|
应城市|
仲巴县|
扶风县|
连南|
翼城县|
宁国市|
惠来县|
安福县|
云霄县|
山丹县|
夹江县|
秭归县|
双峰县|
广水市|
积石山|
阿坝县|
理塘县|
繁昌县|
太仓市|
巨鹿县|
江川县|
休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