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十七章 免罪-《庶子奪唐》


    第(3/3)頁

    李恪道:“父皇生前有言:‘夫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朕另修隋末亂世之事,是為總結其中教訓,以留于后世,不使我大唐后世之君忘隋亡之教訓,重蹈復撤?!?

    朝中眾臣聽著李恪的話,尤其是那些朝中老臣,臉上也都慢慢地露出了笑意,前些日子,李恪下旨續(xù)建大明宮,已經叫一些朝臣不滿了,但因為楊后不適應百福殿,大明宮是李恪為楊后所建,關系天子孝道,又有許多朝中重臣支持此事,故而沒有什么人出來反對。

    不過大肆興建宮殿畢竟不是好事,這可是奢靡之兆,尤其對于皇帝而言更是如此,他們原本也擔心李恪登基之后得意忘形,行事失了分寸,但如今看來,李恪還是知曉輕重的,李世民的交代他也不曾忘了。

    蕭瑀道:“陛下能有此心便是最好,若是先皇有知,想必也會欣慰萬分的。陛下若是能恪守本心,四夷來臣,天下威服,指日可待矣。”

    蕭瑀之言才落,岑文本瞧準了機會,終于出列道:“啟稟陛下,陛下既欲修隋末之事,臣還有一事上稟。”

    岑文本出列,本就是李恪授意,李恪抬了抬手道:“岑中書所言何事?”

    岑文本道:“隋末群雄,反前隋暴政,終隋末之亂世各有其功,我大唐立國之初,雖有敢抗天威者,但終究也是身死事消,臣以為為彰陛下仁德,顯我大唐寬厚之心,可赦前人之罪,如此四夷聞之,當望風降矣?!?

    岑文本是蕭銑舊臣,當年蕭銑受岑文本力勸出降,但最后卻丟了性命,岑文本一直覺著虧欠了蕭銑,對此事耿耿于懷,此番若是能借李恪之意為蕭銑去了罪名自然是最好,

    而朝中有這個念頭的又何止岑文本一人,李績是李密舊臣,受李密大恩,當初李密被殺時李績還曾冒天下之大不韙請求收葬李密的尸首,可見李績念李密知遇之恩。

    李績聞得岑文本所言,也當即道:“末將以為岑相所言甚善,臣附議。”

    原本就算只岑文本提出此事李恪就準備允準了,更何況又加了一個李績,李恪聞言,也順水推舟道:“岑中書和懋功所言甚合朕意,那此事便這么定了?!?br>

    第(3/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泸定县| 宿松县| 泸西县| 米林县| 沾化县| 榆树市| 任丘市| 津市市| 侯马市| 原阳县| 永年县| 东辽县| 吕梁市| 凌源市| 栾川县| 延安市| 原平市| 崇明县| 汉川市| 佛坪县| 石屏县| 洪洞县| 华宁县| 沿河| 望奎县| 东乌珠穆沁旗| 延川县| 锦屏县| 都江堰市| 德格县| 汉川市| 天门市| 长汀县| 朝阳市| 南陵县| 敖汉旗| 且末县| 禄劝| 延长县| 太和县| 彰化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