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武順之念-《庶子奪唐》
第(1/3)頁
有唐一代,風氣開放最甚,尤其是婚嫁一面,比之前朝和后朝都要寬松上許多,《貞觀律》中便有明文定論,孀婦獨守三載,便可再嫁,甚至有些邊州為充實人口更是鼓勵孀婦再嫁。
民間尚且這般,皇室便更加如此了,自大唐開國至今,凡公主外嫁,有駙馬早亡的,幾乎就沒有過公主獨守的例子,甚至三年遠遠不到就已經再嫁了。再加上有李世民“珠玉在前”,李恪再怎么做,都顯得情有可原,有例可依了。
此事外面?zhèn)鞯匾咽欠蟹袚P揚,當及早定下,有了李世民發(fā)話,李恪回了東宮的次日,內宮便給武府發(fā)出了令書,納武氏長女武順為太子良娣,擇今日迎入東宮。
宮中的令書并未下到武川侯府,而是直接下給了武府,這也就是默認了武順是在亡父后回了娘家的女子,以武氏女的身份進了東宮,而非亡夫之婦了。
長安城,豐樂坊,武府。
當宮中的冊封令書傳到了武府,楊氏也是大為詫異,近來長安城中傳的沸沸揚揚的消息楊氏也早已知道了,但沒想到是最后竟是這樣的處理方式,楊氏大驚,一時間不知所措,待緩過神來后連忙就把武順叫來了武府內院,問詢此事。
“不知阿娘喚兒來此是為何事?”楊氏叫地匆忙,武順隱約也能猜到楊氏喚她來的目的,故作不知地問道。
楊氏把手中剛剛宮中送來的令書遞給了武順,對武順道:“這是方才宮中送來的令書,你且看看吧。”
自打昨日李恪出宮后,武順便知李世民已著李恪納武順為妾,但卻還不知給的是什么名分,武順聽得宮中已經送來了令書,心中竟也有幾分期待,連忙自楊氏的手中拿過了令書,便看了下去,當武順看到文中所寫的“良娣”二字時,不禁疏了口氣,竟也多了兩分欣喜。
李恪內院女子雖然不多,屈指可數,但妻妾等級卻還是絲毫亂不得的,武媚娘為太子妃,太子妃下則設良娣、良媛、承徽、昭訓、奉儀等,而良娣置兩人,位正三品,僅次于太子妃。
當然了,在李恪的東宮內院中卻有一個特例,那就是嫁入大唐的吐蕃公主朗日林芝,朗日林芝因是吐蕃贊普松贊干布的親妹,故為側室,在太子妃之下,良娣之上。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通道|
遂宁市|
烟台市|
银川市|
梁河县|
从化市|
田东县|
定南县|
正宁县|
乌兰浩特市|
辽阳县|
冷水江市|
盐城市|
长顺县|
临江市|
遵义县|
伊宁市|
通州市|
云阳县|
金阳县|
天柱县|
巨鹿县|
姜堰市|
灌阳县|
富平县|
清涧县|
洛川县|
宁明县|
松滋市|
高要市|
龙川县|
循化|
洛宁县|
磐安县|
卓资县|
临漳县|
岳普湖县|
广南县|
诸城市|
通河县|
尼木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