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荊王謀逆-《庶子奪唐》
第(1/3)頁
正如岑文本和馬周所言,李恪乃大唐太子,奉命監國,只要他不動如山,手握重兵,坐鎮天下正中的洛陽,這天底下就沒有任何人可以動他分毫。
哪怕是此刻李世民昏迷不醒,傳出矯詔,李恪也有足夠的信心和能力在最短的時間內穩住局面。
李世民染病,一度昏厥,就在這個消息傳到洛陽的時候,很快也就傳到了長安。
長安城中,奉命留守長安城的房玄齡和程知節是李世民心腹,得知李世民的病況自然萬分擔憂,若非職責所在,兩人不可擅動,他們甚至恨不得即刻就前往河北探視,但有些人卻并非如此,就在此時的長安城中,有些人覺著尋得了機會。
漢王李元昌,高祖皇帝第七子,文顯當時,尤擅書畫,謂為當世大家。原高祖在時得高祖皇帝寵愛,留于身邊,特許不之官,而后因開罪李恪,被李恪設計坐罪,才得外放,初為西韓州刺史,而后改任華州刺史。
華州治于鄭縣,前據華山,后臨涇渭,左控潼關,右阻藍田,乃兵家要地,也正因如此,華州刺史不止治民,而且掌軍,可節制地方軍府,可謂緊要。
華州在關中富庶之地,緊鄰雍州,相距長安也不過區區一日的路途,對于外放的親王而言絕對算得上是殊遇了,畢竟就連皇子外放都大多離京甚遠,李元昌卻能夠留于天子腳下,可謂難得。
李世民對李元昌著實不薄,但李元昌的日子卻并不好過,或者李元昌是自己覺得自己的日子并不好過,尤其是在李承乾被廢之后的幾年。
天下人人皆知,漢王李元昌和廢太子李建成從來相較甚好,關系匪淺。以往李元昌行跡放浪,行為不檢,得罪了時為楚王的李恪,也為李世民所不喜,但那時李承乾還是太子,那時的李元昌可以安慰自己,眼下的不利都只是暫時的,待將來李承乾繼位,一切都會好起來。
但就在幾年前,李承乾因謀反被廢,現在還在黔州流放,以往與李元昌不和的李恪入主東宮,成為國儲,李元昌便在徹底沒了盼頭。而且也虧得那時李元昌已被外放出京了,李承乾造反行事又急切,否則李元昌必定牽連其中,必死無疑。
這幾年來李元昌行事變地小心且恭順,也許正是因為這個的緣故,李世民為了安撫李元昌,做給宗室看,特將李元昌調到了華州任刺史。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黄梅县|
宜宾市|
新津县|
洛浦县|
正宁县|
漳州市|
涞源县|
陈巴尔虎旗|
侯马市|
罗山县|
右玉县|
涟源市|
安西县|
晋江市|
当阳市|
文山县|
扶绥县|
青铜峡市|
来凤县|
韶关市|
陕西省|
炉霍县|
兴隆县|
侯马市|
泰宁县|
常熟市|
长岛县|
东方市|
武隆县|
醴陵市|
嘉祥县|
四子王旗|
句容市|
东光县|
攀枝花市|
洪泽县|
玉龙|
鹤峰县|
锡林浩特市|
绥江县|
建瓯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