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親征-《庶子奪唐》
第(2/3)頁
“煬帝無道,失人已久,遼東之役,人皆斷手足以避征役。朕今征高麗? 皆取愿行者,募十得百? 募百得千,不得從軍者? 皆憤嘆郁邑,豈比隋之行怨民!”李世民和李恪一前一后地站在孟津渡口? 李世民看隨洛陽自發(fā)為大軍送行的百姓? 對李恪道。
李世民東征? 用兵不過十一萬,只朝廷之力便可支撐,從不曾勞傷百姓,故得民心,而且因為李世民威名在外,李世民御駕親征時便有許多國中兒郎自請為兵,隨征遼東,選得上興高采烈,選不上的扼腕嘆息,李世民所言也有些夸耀的意思了。
李恪應和道:“父皇乃圣君,所起更是仁義之師,是為順應天命,自當如此。”
李世民看著身后的洛陽城,拍了拍李恪的肩膀,笑道:“此番為父北上,路途還遙,你便不必再送了,先回洛陽,待為父東征凱旋后再與你在洛陽痛飲,咱們父子同返長安。”
李恪也笑道:“既如此,那兒臣便在洛陽靜候父皇佳音,等著父皇凱旋還京之日,咱們在洛陽大宴三日,滿城同慶。”
“好!”李世民聞言,高聲笑著應道。
這一邊,李恪和李世民正在華蓋之下說著話,而就在他們不遠處,魏王李泰卻只能站在人群和隨李恪留洛陽監(jiān)國的大臣們站在一處,無聲地看著他們。
曾幾何時,李泰和李恪也是平起平坐,但現(xiàn)在的李泰已經沒了和李恪并肩的資格,甚至當著百官的面,李世民為了避嫌,甚至不會在此時單獨去和李泰交代什么話,李泰站在下面,看著李世民和李恪談笑,心中也不免感嘆和艷羨。
此次東征,不管是皇帝李世民,還是已經奔赴遼東的主帥李績,對于此戰(zhàn)都有著十足的信心,但戰(zhàn)場之所以風云變幻,就是因為他的勝負難料,更何況高句麗并非孱弱小國,國中至少還有二十萬大軍和六十萬戶百姓。
臨行前,李世民還是對李恪交代道:“恪兒,雖說此戰(zhàn)我大唐必勝,但有些事情為父還是要交代你的。”
李世民雖善用兵,但臨行前行事同樣縝密,更何況李世民身上關系著的還是大唐江山,李恪知道李世民的意思,當即道:“父皇但請吩咐。”
李世民道:“在出征前為父已經同玄齡交代清楚了,年內朕若不能回洛陽,你便當自得到消息的第一時間起,持雙龍符速回長安,玄齡和知節(jié)會迎你進城,主持大局。”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色达县|
乐至县|
广东省|
花莲县|
博白县|
昌乐县|
彭水|
芮城县|
霍邱县|
香港
|
伊通|
什邡市|
嘉兴市|
陇西县|
灵璧县|
南木林县|
巴彦县|
奉节县|
惠水县|
大荔县|
会宁县|
屯留县|
金坛市|
建昌县|
获嘉县|
陆良县|
沾益县|
江川县|
美姑县|
辰溪县|
聂拉木县|
融水|
遵义县|
襄垣县|
碌曲县|
武定县|
璧山县|
石门县|
北安市|
彭阳县|
巴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