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奏對-《庶子奪唐》
第(1/3)頁
有些人,似乎對朝堂紛擾,門閥之爭天生就有著極高的敏銳力,對時局的風向也有著極高的嗅覺,這些人便是天生的政客,而武媚娘顯然就是這樣的人。
若是讓武媚娘決斷邊州戰事,武媚娘興許有些畏首畏尾,躊躇不定,甚至端不清輕重,但對地方門閥,朝中重臣間的勾心斗角卻能說地頭頭是道,李恪都遠不及他。
正如武媚娘所言,李世民調蘇定方為涼州都督,坐鎮西北、節制吐蕃只是其一,另外的一點就是李世民有意借此良機打壓關隴門閥在軍中的勢力。
自百余年間,凡都于長安的朝廷立國,多賴關隴門閥的扶持,西魏如此,北周如此,前隋如此,大唐亦如此,但同樣的,西魏、北周和前隋的亡國同樣離不開關隴門閥勢力的摧殘。
北魏末年六鎮起義,梟雄爾朱榮振臂一呼,北魏大廈將傾,爾朱榮以河陰之變奪大權,但卻不慎死于小兒元子攸之首,爾朱榮死后,北魏一分為二,作東、西魏,東魏都于鄴城,而西魏則都于長安。
西魏建國后,功臣宇文泰權傾朝野,為對抗高歡主導的東魏,宇文泰立八柱國,下分權勢,得到了關隴軍事門閥的支持,于是取西魏而代之,建國北周。
而北周傳國數代后,宣帝宇文赟病故,留幼子宇文衍為帝,楊堅輔國,而楊堅狼子野心,趁機專權攝政,除北周掌權宗室,得到了關隴門閥的支持,一舉取代北周,建隋稱帝。
而前隋建國后,楊堅、楊廣父子吸取北周亡國教訓,欲行科舉,親庶族,削關隴門閥勢力,但卻因隋煬帝三伐遼東徹底激化了朝廷和關隴門閥的矛盾,其后隋煬帝為避關隴門閥鋒芒,出走揚州,叫李淵尋得空子,取了關中,建唐代隋。
可以說,這百余年間,關隴門閥便是主導天下走勢的重要推手之一,推動著風云變幻,改朝換代,而有這樣的一股勢力在,李世民又怎會安生。
以武起家的關隴門閥強盛百年,如今因李世民強勢,在軍中威望極高,而稍顯消頹,但卻未動其根基,如今的關隴軍府仍舊是關隴門閥的天下。
關隴門閥之強,絕非幾載間便可削弱,為避免重走前隋老路,更不可下猛藥,只能徐徐圖之,這是需要二十載,三十載,甚至數代帝王的心力,才可成事,而現在,連遭變故的李世民顯然心力不及往年,有意將此事再交由年富力強的太子李恪去做了。
太極宮,甘露殿,內殿。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桦甸市|
精河县|
静海县|
杭锦后旗|
栖霞市|
海林市|
武山县|
兴义市|
枣庄市|
疏附县|
秦皇岛市|
九龙城区|
万年县|
白银市|
巨野县|
布尔津县|
沂南县|
南木林县|
乡宁县|
连城县|
北海市|
中超|
通城县|
贡山|
崇仁县|
辽阳县|
茌平县|
都匀市|
吴堡县|
阿克陶县|
克什克腾旗|
宜君县|
腾冲县|
佛冈县|
扶绥县|
九寨沟县|
永昌县|
新化县|
汨罗市|
郸城县|
都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