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所謂降封-《庶子奪唐》
第(2/3)頁
而貞觀元年,因長樂郡王李幼良謀逆,勾結突厥,于朝野內外起軒然大波,朝中推廷議,降無大功、非皇帝血親的宗室郡王為郡公、縣公。
宗室郡王中,除了淮南王李神通、河間王李孝恭、任城王李道宗等數位功勛卓著的郡王得保王爵外,只有渤海王李奉慈、隴西王李博義等寥寥數人得恩旨仍號郡王,余者皆被降封。
李奉慈在宗室子弟中本就聲望不佳,當初李世民特下恩旨保了李奉慈的王爵,在朝中還引起許多非議,如今李恪當著李長沙的面又提此事,李長沙頓覺不妙。
果然,李恪接著道:“如今朝中風聲頗大,此事恐怕再生波瀾啊。”
李長沙訝然問道:“怎會如此?”
李恪回道:“我李唐宗室子弟中并非人人盡如伯父和堂兄這般尊禮守矩,行事不軌,違亂法紀的大有人在。就在年初,郇國公李孝協于魏州刺史任上貪墨過甚,為御史臺所查,稟奏父皇,父皇大怒,下旨徹查。再加之如今大唐外戰仍頻,連遭天災,朝中財政吃緊,恐怕又有降封宗室的可能,而且此事已經提上了政事堂,只是不知父皇的意思如何了。”
李家在得國前,本就是因兵起家的隴右巨閥,李恪和李奉慈的高祖李虎更是居西魏八柱國之列,李家一脈煊赫百年,子嗣繁盛,宗室子弟甚多,凡每歲朝廷國庫用于贍養宗室的錢糧損耗便不知多少,如今國庫吃緊,朝中宰相打上了宗室的注意倒也不無可能。
不過宗室子弟縱是要降封,也絕不會降李恪、李泰這樣的皇子親王,要降的也是嗣王亦或是郡王、國公之類,而李奉慈和李長沙正在其列。
旁人李長沙不知,但李奉慈在朝中一向名聲不佳,此事若當真成了,那李奉慈必定難逃一劫。
李長沙擔憂地問道:“大都督以為此事有幾分能成?”
李恪想了想,回道:“此事本王也拿不準,本王只是隨口一提,伯父與父皇相交匪淺,父皇未必會動伯父的郡王爵,堂兄也不必擔憂。”
李恪越是這么說,李長沙反倒越發地不安了,李恪若當真覺得李奉慈的郡王爵穩固,便不會有方才之言了。
李長沙道:“大都督,阿爹同我都無官職在身,又常不在京中,人微言輕,恐怕陛下未必能思及我等,還望大都督垂憐相助啊。”
李恪接著酒勁,倒也大方,李長沙的話出口,李恪也一口應了下來,對李長沙道:“難得你我兄弟性情如此相投,這有何難,過些日子,本王便手書一封,送入長安,為伯父和堂兄說情。”
“如此便有勞大都督了。”李長沙聽得李恪應了下來,連連拱手謝道。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甘泉县|
正阳县|
香港|
牙克石市|
胶州市|
陇南市|
乳源|
柳江县|
沙河市|
柘城县|
武威市|
阿城市|
阳春市|
晋江市|
宣威市|
灵川县|
太保市|
内黄县|
南投市|
温州市|
彰化县|
财经|
霍山县|
水城县|
巩义市|
华蓥市|
鸡泽县|
彭泽县|
当涂县|
兖州市|
固安县|
黄山市|
永安市|
海安县|
陵川县|
元氏县|
九龙城区|
敦煌市|
竹溪县|
大城县|
隆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