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二十七章 出兵與否-《庶子奪唐》


    第(1/3)頁

    黃沙百戰,乃有江山,大唐本就是馬背上得的天下,再加之貞觀年間,大唐立國之初,朝堂內外更是名將如云,如繁星般璀璨。

    凡大唐武臣,官在一州都督亦或是爵在郡公及以上的,無一不是戰功累累,名鎮一方,但就在這漫天光華中,卻有三顆最是璀璨,最是耀眼的星辰。

    一個自不必說,便是立國首功,百戰定唐的皇帝李世民,另外兩個便是名列武廟十哲,以武入相的名帥李靖和李績。

    若論戰功,論名望,眼下的李績似乎還不能同平滅突厥、聲望如日中天的李靖相提并論,但李恪卻很清楚,李靖年邁,身子已不比往年康健,待數載后,李靖退下,大唐軍方便當以李績為冠,執天下牛耳,無可出其右者。

    李績是李靖的門生,曾隨李靖習兵法,但李績從李靖身上學到的不只是兵法,還有李靖的處事之道,甚至論及明哲保身之能,李績恐怕還在李靖之上。

    李績貞觀元年為并州都督,貞觀四年以平突厥之功拜并州大都督,為并州首官,官任一載,而后轉為并州大都督府長史,但并州大都督李治卻因年幼不曾之官,故而李績還是實際上的并州首官。

    李績在并州主政八載,還有何事是他拿不來的主意?

    李恪一聽李績所言心里便有了揣測,李績不是拿不得注意,而是李績不想也不敢拿這個主意。

    李恪問道:“哦?不知何事竟叫李總管如此為難?”

    李績回道:“定襄城乃堅城,薛延陀圍之不下,又受我大唐內外夾擊,故而潛逃,撤出了定襄和白道川,但卻在諾真水結陣固守,末將不知當不當攻。”

    果然,李績之言一出,李恪便在心中輕聲嘆了出來。

    李世民圣旨所下,是命李績解定襄城之圍,但如今薛延陀大軍已退,定襄城之圍已解,李績已然可以交旨。

    可關于諾真水的安排,是否要誅殺首惡,是否要同薛延陀徹底撕破臉,李世民并未在圣旨中言明,事關兩國,干系重大,李績行事一向謹慎,也不敢擅斷。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天全县| 淳安县| 安龙县| 沧州市| 永平县| 兴仁县| 金山区| 永宁县| 阳谷县| 中超| 金沙县| 张家口市| 巨鹿县| 丰县| 邻水| 巴林右旗| 黄梅县| 错那县| 富川| 科技| 永年县| 忻州市| 宁城县| 长泰县| 玉环县| 漠河县| 繁昌县| 武川县| 白沙| 揭阳市| 吉安市| 榆社县| 尼玛县| 台前县| 中江县| 宜黄县| 洛浦县| 金阳县| 本溪市| 德钦县| 吉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