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二十一章 議封可汗-《庶子奪唐》


    第(2/3)頁

    李緯回道:“去歲放的不止是賑災糧,還有入了春的種糧,所耗甚巨?!?

    李世民警惕地問道:“凡歲皆有舊例,各地倉儲官用、軍用之糧各半,兩淮水災,所調用的不過是那半數的官糧,當還有兵糧尚在倉中,難不成也被賑濟了不成?”

    大唐糧儲之法自有規程,賑災糧屬官用,最多可調半數,去歲大澇,兩淮糧倉中所調的當俱是官糧才是,不過聽李緯的口氣,似乎連專供軍備的兵糧也被征調了,李世民的第一反應便是有人趁著水災挪用、貪墨了倉糧。

    李緯聞言,解釋道:“去歲淮水決堤,淮南水澇甚重,百姓無地可耕,無糧可食,官糧盡數征調之后仍舊不足,只得暫調山陽倉的兵糧應急,今歲秋后淮南豐收,便可補上?!?

    李世民聞言,一拍桌案,喝問道:“誰給你們的權力,竟敢擅征兵糧!”

    兵糧關系地方軍備,干系甚大,非地方都督上奏,經兵、戶兩部準允,不得擅動,淮南雖是內州,少經戰禍,但規矩便是規矩,豈能輕亂?李世民聽到這個消息,自然生怒。

    李緯見得李世民驟然生怒,周身一震,連忙回道:“司農寺只有看倉管糧之權,并無征調之權,去歲征調山陽倉兵糧,是楚王親自下的條子,經尚書省房仆射過印,兵、戶兩部準允,這才放的糧,此事兩部尚書都是知曉的,尚書省也該稟奏過陛下才是?!?

    一旁的戶部尚書唐儉連上前應道:“李司農之言極是,臣可以為證?!?

    上首的李世民聽了李緯和唐儉的話,這才想起,去歲歲中卻有此事,當時淮南大澇,李恪上疏請征調山陽倉倉糧,當時李世民心疼愛子,生怕李恪在淮南短了糧草,手頭吃緊,受了委屈,便當即批了條子,方才若非李緯提醒,竟都忘了。

    李緯是外臣,若是因他看管不利致倉糧短缺,自然就是李緯之過,可若是事涉愛子李恪,那李世民的態度可就立刻變了。

    李世民道:“去歲淮南大澇,楚王調糧,是為救淮南百姓于將死,情有可原,有功而無過,況且揚州承平已久,征調兵糧應急倒也無妨?!?

    一旁的唐儉聞言,也順勢道:“啟奏陛下,淮南富庶,本就是我大唐東南糧倉,去歲淮南大澇,各地官倉入不敷出,而今歲尚早,秋收之糧也未入庫,實在不宜妄動刀兵,還望陛下暫息雷霆之怒,待各地秋糧歸倉,所用豐沛之時再另做決議?!?

    李世民少年從軍,行伍出身,雖然好戰,但絕非窮兵黷武之輩,臣子的話,他還是聽得進去的,更何況如今形勢如此,他也沒有選擇的余地了。

    李世民道:“兵馬未動,糧草先行。朕也是知兵之人,我大唐糧草不充,又如何北上千里赴戰。薛延陀雖是狂妄,但也只能命邊軍擊而退之。至于大舉北上,平滅薛延陀卻是不能了。此次平白錯過了如此良機,實在可惜。”

    李世民說著,咬了咬牙,雙拳也不禁緊握,話中也透著幾分不甘和憤懣。

    就在此時,方才已經沉悶了許久的太府卿蕭欽卻突然開口道:“啟稟陛下,臣于薛延陀一事,倒是有些許淺見,愿為陛下分憂。”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长泰县| 澄迈县| 阿巴嘎旗| 固原市| 巍山| 铁岭市| 延川县| 二连浩特市| 嵊泗县| 新津县| 上思县| 穆棱市| 容城县| 石泉县| 乌兰察布市| 永新县| 延庆县| 辉县市| 互助| 阿拉善左旗| 垦利县| 镇安县| 司法| 浦北县| 松潘县| 大城县| 竹山县| 彝良县| 讷河市| 泾源县| 喀喇| 万州区| 葫芦岛市| 大宁县| 长治市| 宜昌市| 临高县| 筠连县| 台安县| 临城县| 格尔木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