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五章 曬鹽-《庶子奪唐》
第(1/3)頁
三日后,楚州,東南隅,與揚州相接的鹽城縣。
鹽城縣,古名鹽瀆,因環城皆鹽場,故而易名鹽城,隸屬楚州,為淮南鹽營要地,有“煮海興利、穿渠通運”之語。
鹽城一年產鹽甚多,淮南鹽產,至少半數盡出于此,但因大唐不興鹽稅,更無鹽官,鹽營生意俱為民家所設,故而這座臨海小城也還遠沒有明清時的那般耀眼,還只是一顆蒙于塵中,看似不甚起眼的明珠。
但今日,就是這顆蒙塵明珠,卻因為一紙賭約,迎來了它的貴人,把這座城市的輝煌的來臨提前了約莫八百年。
鹽城縣一處臨海的鹽場,李恪正午剛到鹽城,便馬不停蹄地趕到了此處。
“殿下,一切依殿下的意思,都已經安排妥當了。”早在三日前,李恪與周鼎方立下賭約,便安排了王玄策先來鹽城布置,待李恪到了鹽場后,王玄策便對李恪道。
李恪抬頭看著眼前,眼前海邊的平地之上已經被掘出了一方三畝大小鹽池,鹽池的池中已經被引入了海水,正在烈日之下曝曬。
李恪對王玄策問道:“此法如何,可曾曬出鹽來。”
所為曬鹽之法,不過建灘、整灘、納潮、制鹵、測鹵、結晶和撈鹽七道工序,聽著倒是不難,只是這些工序李恪雖多少雖知道些,但畢竟從未動手試過,故而心中也沒有十足的底氣。
王玄策道:“鹽池建起來雖說是便利,但日曬打基也需些時日,昨日晚間方才打好,引海水入池,恐怕還沒那么快。”
海邊灘涂松軟,最易滲水,故而不可直接引水而入,鹽池所用之基,并非尋常,先需將池內泥沙挖松,而后用海水浸泡,再使人將池底踩實刮平,以石墩壓實晾干,方才能用。
李恪聞言,走到了鹽池邊,鹽池邊幾名鹽工正手持木棍,在鹽池中不停地攪動著,鹽池中的水已經顯地頗為渾濁了。
李恪看著鹽池乳白色的海水,眼前一亮,緩緩地探下了身去,薅起袖子,當著眾人的面竟伸手探了下去。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板桥市|
三河市|
溧阳市|
平安县|
蓬溪县|
翁牛特旗|
波密县|
河津市|
全南县|
依安县|
永定县|
清丰县|
彩票|
阿拉善左旗|
北流市|
通渭县|
讷河市|
抚顺县|
长泰县|
邹城市|
云浮市|
遂平县|
桐庐县|
宁陕县|
林口县|
宜君县|
天峨县|
鞍山市|
民县|
六盘水市|
福建省|
伊吾县|
江北区|
靖江市|
化州市|
法库县|
翁源县|
兴海县|
富裕县|
河东区|
安丘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