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章 空歡喜-《庶子奪唐》
第(2/3)頁
除了李承乾自己,沒有人知道他會突然如此變化的原因,因為在這偌大的長安,偌大的東宮,從未有人真正站在他的立場之上考慮過他的問題。
太子是儲君,做得再好,也是應有之意,而李恪是親王,非嫡非長,他走的每一步為人所稱道,贊為賢能。
以往李恪身在長安,除了出身之外,文采武略,政績名望無一不是穩穩地壓了李承乾一頭,可以說,只要李恪在,無論李承乾如何努力,在李恪的光華之下,他都無法在父皇和群臣眼中出彩。
可如今不同了,李恪已被蕭梁余孽掠走,兇多吉少,多半已是命喪黃泉,而在李恪隕落之后,大唐諸皇子中最為耀眼的便仍舊是他這個嫡長子。
“子曰:舜其大知也與!舜好問而好察邇言。隱惡而揚善。執其兩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為舜乎!”
太子李承乾夜讀之聲朗朗,也傳入了今夜輪值東宮,在一旁侍讀的東宮左春坊中允薛讓的耳中,薛讓看著李承乾的模樣,臉上也不自覺地流露出了笑意。
以往李承乾貪圖玩樂,也曾被朝中御史彈劾,最后被李世民責罰的無非也就是他們這些有教導太子之責的東宮屬官,而如今太子痛改前非,潛心向學,身為左春坊臣屬的薛讓自然心中欣喜。
薛讓起身對李承乾問道:“太子所誦,乃是中庸六篇,正是大智之道,太子可知其中深意?”
李承乾想了想,回道:“中庸一書頗為晦澀,承乾只能讀其中概意,若有未及者,還望先生指正。”
薛讓笑道:“太子且試言之。”
李承乾道:“此篇所言乃是講為政之道,為君者當如舜,好問而擅析,取人言之長,而摒其短,而后用之于民。”
薛讓聞言,微微頷首,滿意道:“太子之言雖淺于表里,未能為入其深意,但以太子的年紀,能讀到這一步,也算得書中三味了。”
李承乾笑了笑,謙虛道:“承乾謝過先生贊許,承乾年少,尚且未及多涉政務,恐怕讀書流于表遣,若有不當者,還望先生多多教導。”
麗正殿中,東宮君臣相互奏對,君恭謙,臣守禮,倒也是一副融洽場面,若是皇帝李世民見了,想必也是贊許非常,可這種君臣融洽的氛圍并未持續太久,因為一個對于李承乾來說不好的消息傳了過來。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娄底市|
修文县|
偃师市|
潜山县|
七台河市|
嘉义市|
望都县|
莱芜市|
麻阳|
镇平县|
梁平县|
米脂县|
普宁市|
比如县|
峨山|
宁化县|
即墨市|
重庆市|
宜宾县|
丰原市|
内丘县|
尼木县|
青铜峡市|
呼和浩特市|
江门市|
嘉兴市|
林西县|
遂溪县|
兰考县|
朝阳区|
荣昌县|
敖汉旗|
桂林市|
牙克石市|
子长县|
进贤县|
北票市|
镇雄县|
邵武市|
武胜县|
时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