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擅退者死-《庶子奪唐》
第(2/3)頁
淮水水情李恪也很清楚,西面位處淮泗之交的上游,地勢較高,又未受泗水水勢大漲的影響,依理而言,斷沒有最先決堤的道理。
李恪明白的道理,袁承范精通水事,自然也知道,袁承范趕忙往西面探查情況必也是覺得奇怪,去一探究竟了。
李恪對李昌松道:“西面決堤,此事頗為蹊蹺,你速率本部人馬,帶上一應修河所用,隨本王一同西往,若是河堤缺口不大,興許還能堵上,挽回局面。”
西面的河堤不比東面,百里內并無大流匯入,故而水流算不得湍急,若是河堤的缺口不大,未嘗還有堵上的可能。
淮南水情干系重大,李恪哪怕還有一線希望,也當嘗試。
不過李恪為了治水,固然不懼犯險,但楚州府的這些府軍,卻大多面露了怯色。
府軍雖也在大唐軍制之中,但論士卒精銳,令行禁止,卻遠不及邊軍,便別提是和身經百戰的長安禁軍相比了。
此時李恪面前的若是李恪在長安統帥的右驍衛,只消李恪一聲令下,必然慨然隨往,可這些江淮府軍聽了李恪的話,卻面露猶疑之色,有些逡巡不前。
淮南之地自打李孝恭平輔公祐之亂后,便一直承平至今,淮南府軍中自輔公祐軍中歸降的那批老卒也都盡數除去兵役,李恪眼前的這些府軍,除了熟悉些弓馬外,和田間的那些農戶別無二致,就連統軍李昌松,也是如此。
李恪看著包括李昌松在內的眾人,看著他們眼中流露出的畏怯,也懶得多言,只是平淡道:“此乃軍令,如有違逆者,殺。”
李恪說完,不看著他們,也不做絲毫停留,徑直策馬往西而去了。
李恪乃揚州大都督,李昌松的頂頭上峰,更是手持節鉞,拜淮南道黜陟使,代天巡狩地方,李昌松若是敢有半句回絕,李恪縱是此時舉刀殺了他,也在便宜之內。
李昌松看著離去李恪的背影,心中哪還敢有半分怠慢,李昌松很清楚李恪眼下的處境,李恪已經沒有了退路,他方才的話絕非恐嚇而已。
李昌松無奈,只得猛地一拍大腿,帶上麾下人馬,硬著頭皮跟著李恪去了。
李恪也不怕李昌松不跟著過來,李恪策馬,順著水流來的方向,往西尋去,一路走了六里地,終于在淮水的一處河坡之上找到了正在帶著數位州府水曹差役,在水邊巡視的袁承范。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尤溪县|
乌海市|
丁青县|
平阳县|
建瓯市|
澳门|
康保县|
红安县|
张家界市|
闽清县|
小金县|
高邑县|
来凤县|
河间市|
汤阴县|
山阳县|
新绛县|
灵武市|
鸡西市|
双流县|
洛川县|
大城县|
金华市|
黑龙江省|
邵阳县|
禄丰县|
中山市|
普安县|
广河县|
汶川县|
汉川市|
马龙县|
盐城市|
启东市|
成安县|
尼木县|
贞丰县|
汤原县|
收藏|
韶关市|
镶黄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