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淮水之患-《庶子奪唐》
第(2/3)頁
水曹從事在揚州府下,但此職卻也并非各州盡有,揚州因近淮水,又治運河,故專設有此職。而自打唐初揚州刺史衙門設了此職后,水曹從事便一直都是袁承范。袁承范治水多年,也算是此中行家了,故而李恪有此一言。
袁承范在水曹從事一職上一待十年,做事也算兢兢業業,但卻一直苦于無人賞識,至今仍無升遷之機,如今淮河水漲,李恪又從天而降,正是袁承范大展拳腳,博貴人賞識之時。
袁承范在來臨江宮的路上已有思量,故而待得李恪發問,便有條不紊地回道:“治水防患之道,無非有二,一為疏,二為堵。所謂疏者,散百姓,清河床,通水道;所謂堵者,修河堤,塞河口,補缺漏,若是以上兩者得宜,再加之百姓居有所,食有糧,病有醫,此難可渡矣。”
袁承范之言早經深思熟慮,調理清晰,原本李恪還有些慌亂,不知該從何處下手,聽了袁承范的話,也有了幾分底氣。
李恪道:“袁從事還請細言之。”
袁承范回道:“連日暴雨屬實突然,臣以為當先通河道,以免水道淤塞至堵,使水不得下流,其次加固淮河、運河之堤,查空補缺,以免因水位暴漲,河堤潰退,再次當使人疏散淮水、運河兩岸百姓人家,免遭無妄之災,最后,便是最為緊要之事,今夏之暴雨已降數日,尚不知何時才能止歇,殿下當早備糧草,以免天災之后再遭人禍。”
袁承范治河多年,不愧是水道能吏,短短數語,便將事情主次厘了清楚。
李恪不善政務,雖覺得有理,但李恪聽著袁承范的話,還是對身旁的馬周問道:“袁從事之言,賓王以為如何?”
馬周想了想,對李恪道:“袁從事之言主次分明,聞之甚善,若是能依言而行,水患可定。”
李恪聞言,點了點頭道:“如此便好,袁從事,你回衙后速去將你之言草擬臣冊,上稟于本王,本王即刻命人草擬布告,傳于江淮各處州郡,命各州郡堂官依令行事。”
“諾,臣回衙后即刻梳理。”袁承范得令,當即應了下來。
李恪同袁承范在此一應一答,坐在李恪下手的揚州刺史賀休卻皺眉道:“啟稟殿下,治河之事向來都是工部之職,若是殿下貿然下令至各州縣,恐怕不妥啊。”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房山区|
长汀县|
白沙|
本溪市|
香格里拉县|
斗六市|
利津县|
盘锦市|
湖北省|
霍林郭勒市|
大渡口区|
岢岚县|
沂源县|
工布江达县|
广安市|
柳河县|
嘉鱼县|
会理县|
延庆县|
宝山区|
阳江市|
泽普县|
绥滨县|
清远市|
淮南市|
马鞍山市|
昭平县|
平武县|
桂东县|
泰和县|
嘉定区|
阿荣旗|
镇雄县|
三亚市|
合肥市|
右玉县|
迁西县|
当阳市|
滁州市|
镇江市|
榆中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