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自請-《庶子奪唐》
第(2/3)頁
李世民之言,已有怒意,若是旁人,早該謹慎起來了,可魏征卻對李世民的不滿渾然未覺。
魏征道:“楚王與陛下雖是父子,卻更是君臣,所謂天地君親師,君在親前,先君臣,而后父子,楚王既為唐臣,自當奉臣命。”
皇子成年后離京,確是朝之慣例,而李恪雖然方才一十五歲,但已然之官右驍衛,每日理政,以李恪眼下的情況,再強留京師確實說不過去。
往日便常有人向李世民進諫,請皇子外放,可李世民一直壓住不表,可如今于志寧借著白虹貫日的天象,他們舊事重提,又有滿朝大臣幫襯,李世民縱然不舍李恪離京,也難護著李恪。
李世民只得怒道:“何謂善納忠言?武德九年,突厥破關,兵叩渭水,那時若非楚王自請北上為質,豈有今之大唐,豈有今日之眾卿。今日眾卿在大殿之上逼楚王出京,卻不思楚王之功,難道便是為臣之道嗎?”
于李世民而言,李恪自是臣,可于李恪而言,魏征、于志寧等人也是臣。
魏征是耿直,但也不是胡攪蠻纏之人,李世民的一番話,倒叫他愣住了。
李恪不同于尋常皇子,少時便有功績在身,對百萬關中百姓更有活命之恩,這些功勞是魏征萬萬不敢,也不會去抹殺的,他一時間倒不知該如何回話了。
不過魏征到底是頭犟驢,雖然不知該如何回李世民的話,但既是他認定的事情,他便不會退讓半步,魏征站在大殿之中,雖無話可說,但是臉憋地通紅也未退讓半步。
一旁的李恪看著大殿中的君臣,其中心中已有揣度。
今日之局,雖是太子黨借白虹貫日異象發難,但此事絕非于志寧臨時起意,必是早有思量的結果,所謂白虹貫日不過是他們借來的由頭罷了。
就算沒有今日的白虹貫日,也會有其他事情,他們想發難,多得是機會。
至于長安,李恪倒也不是非留不可。
當李恪在春明門外聽了阿史那云的話,那時的李恪已經動了離京的心思,他回府也已同岑文本、王玄策做過商討,外放出京,他倒也并非無法接受。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东城区|
赞皇县|
固镇县|
定结县|
凉山|
赫章县|
长汀县|
临邑县|
黄龙县|
黔西|
永春县|
海南省|
天全县|
泾源县|
宁陵县|
渭源县|
巨鹿县|
桐乡市|
宁陵县|
铜川市|
阿勒泰市|
乾安县|
扬州市|
宿松县|
罗田县|
巫溪县|
板桥市|
林甸县|
紫阳县|
武威市|
姚安县|
涟源市|
阿巴嘎旗|
岚皋县|
汶上县|
商南县|
句容市|
临猗县|
华坪县|
宁化县|
大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