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長安城,乃是東勝神洲大唐國土的都城。 三十六條花柳巷,七十二座管弦樓,三州花似錦,八水繞城流,作為人道昌盛的大國首都,長安城內的繁華與宏偉,自是不必細說。 且說觀世音菩薩,自領了如來佛旨,在長安城訪察取經的善人,查詢到一位乳名江流兒的年輕和尚,催動神通推算前因后果,頓時知曉,這和尚正是極樂中降生的佛子,今世的取經人! 找到了取經人,菩薩便也不再耽擱,直接現出菩薩真身,駕著祥云,手中拖著凈瓶楊柳,直沖九霄。 觀世音菩薩降臨,自是驚動四方,就連大唐天子,也是從宮中走出,在禁衛軍的護衛下,眺望著高空中的那菩薩身影。 “敢問上仙是何方人士,來我大唐地界,所謂何事?” 大唐地界雖是人道國度,但畢竟此界乃是地仙界,作為大唐帝國皇帝,對于仙神修道者也是沒有少見,因此當觀世音菩薩現身后,大唐天子并不吃驚,看起來很是從容。 “貧僧來自靈山,乃佛祖座下觀世音菩薩,今日偶然游歷至此,察覺此地所修之道皆為小道,度不得亡者升天,消不得罪惡冤孽,我有大乘佛法三藏,可以度亡脫苦,壽身無壞。” 觀世音菩薩話音落下,佛光漫天,之后端坐祥云之上,不再言語,等待著下方那位人皇喜出望外的向她求取真經。 然而,那人皇的反應卻是出乎了她的預料,但見對方只是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隨后無所謂的搖了搖頭,“哦,原來又是個來傳教的啊!” 嗯?又是個來傳教的? 觀世音菩薩被人皇這弄得有些懵,難道在她之前,還有其他修士來這大唐國度傳教? 若是這大唐天子見慣了各種道法仙神,沒有了對于佛法的敬畏與向往之心,這西游取經計劃,該如何進展下去? “菩薩來自靈山,想必還不清楚,我大唐地界,敬天地,受皇天后土庇佑,乃是少有的祥和安寧之地,皇家中更供奉有得道真仙,大乘佛法什么的,就不必再提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