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機靈點!”陳建國叮囑兒子,“揀著臟活累活干,這里有你老子足夠了。” “哎!”陳建國的兒子早就想上甲板透透氣了,聞言,雀躍地跑了上去。 分揀隊伍添了個十七八歲的壯小伙兒,效率自然又提高不少。 大家一邊分揀一邊跟個好奇寶寶似的問不停。 “這個是什么魚哦?以前都沒見過。” “這個螃蟹好漂亮,不過大鉗會夾人,翠翠、壯壯你們小心哦……” 經常跟著男人出海的徐秀媛這一刻成了專家,一邊麻利地分揀,一邊解答:“這是馬面魚……那個啊,叫舌鰨……你這個是花蟹……” 眾人拾柴火焰高,分揀了不到半個鐘頭,就把一大網海鮮分類裝箱、分別送進了冷藏、急凍庫。 中午不用說,必須是海鮮大餐啊。 r /> 光能轉化的電爐開起來,燉上一鍋什錦海鮮,再蒸一籠螃蟹、大蝦,鮮得大伙兒停不下嘴。 陳建國父子輪流用餐,小伍、小許同樣輪著來。 陳建國坐下來吃的時候,發現挨著他坐的正是盯了他一上午的小伍同志,起初很是局促——總有種放風的犯人和公安同志同桌進食的錯覺…… 不過等嘗到美味的海鮮,漸漸放開了,最后還以湯代酒,互相碰了碰碗。 “你辛苦!” “不,不!你比較辛苦!” “……” “大家都辛苦都辛苦,來來來,多吃點!”徐秀媛眉開眼笑地招呼大伙兒放開肚皮吃。 她是真沒想到,新漁船捕魚這么方便。 相比之下,小漁船確實落后得多。 人力起網不僅累,收獲也差得遠。不說還有寬敞的冷藏、急凍庫,以后再遇到上回那樣的金槍魚,不愁沒法保存了。 曉得這樣……徐秀媛差點想說,應該早點換漁船的。 但轉念一想,貨車也同樣重要。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