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就現在這情況,能投入運營嗎?” 站在李東身側的中年,臉色有些發白,急忙道:“李總,龍華那邊工期比我們要緊一些,所以速度也要稍微快一點。 而且對方比我們開工的時間要早……” 李東擺擺手道:“我不是追責,我就是想問清楚,你們的工期預算,到底什么時候能結束? 明年,遠方的第一座遠方城,到底能不能正式投入運營?” “能!” 中年負責人連忙道:“肯定能,不過李總,年初肯定不行。 如果說對外出售,那沒問題,哪怕現在都可以。 我們的基建都做好了,想預售難度不大。 可我們主要還是自營,您說要投入運營,也就是正式開業,最少,也要等到明年8月份以后了。 畢竟主體竣工,外裝內裝,都需要不少時間……” “明年8月份……” 李東沉吟片刻道:“這么說,差不多還要一年時間了?” “想投入運營,需要這么長時間……” 李東聞言想了想道:“前前后后,將近三年的時間。 咱們的速度,還是太慢了。 石景山那邊,萬達廣場都開業了,對方也沒比我們早動工多久。 如今,萬達廣場的工期,一般都在18個月內,不,不是工期,而是從拿地到開業,對方一般都能在一年半內開業,我們這邊為什么會出現這么大的差距? 要是其他地方,我可以理解,資金不太充足。 京城這邊,一直沒短了項目資金,是不是有些慢的過分了?” 盡管李東說的很平和,經理還是滿頭大汗,連忙解釋道:“李總,這一點其實還是有原因的。 首先就說項目招標這一塊,我們這邊前期毫無準備,等拿下了地,又過了一段時間才開始招標,等完成了招標工作,幾個月就過去了。 而萬達那邊專業做這些,他們有詳細的方案和安排流程。 實際上,很多時候,他們地還沒拿下,就進入了招標階段,摘牌后幾天就完成了招標工作。 還有報建方面……” 經理小聲道:“萬達報建,很多時候都是超常規的,地還沒拿,項目圖紙就交上去審核了,各項審核工作都開辟了綠色通道。 我們這邊,也是事后才報建,光是審核報批,又耗費了不少時間。 還有設計方案,我們是從零開始,城市綜合體我們沒做過,設計這方面也耗費了很長時間,最后才確定了最終的設計模型。 而萬達,則是照葫蘆畫瓢,各地的萬達建制差別不大,因地制宜做一些更改,也更方便……” 后面的話,經理都不說了。 畢竟一個是剛涉足,一個是已經有過不少成功案例的企業。 萬達經驗,流程,考核,都比遠方這邊快。 對方最快能在18個月投入使用,平均20個月左右,遠方這邊到明年8月份,耗費了28個月左右。 多了大半年時間,不是別的原因,就在于這些方面耗費的時間太多。 李東聽到這,想了想道:“也就是說,如果再開建一座遠方城,我們有了經驗,速度能快很多?” “對!”經理急忙道:“這一次,從拿地到投入運營,差不多耗費了兩年半時間。 如果現在再讓我們團隊去做,這個時間會縮短很多,我不敢說18個月,20個月左右,加快工期,一定可以!” 李東微微點頭,接著見經理滿臉期待,不由好笑道:“怎么,你以為我現在又要拿地新建遠方城?” “咳咳……” 經理有些不好意思,尷尬的笑了笑。 李東卻是輕嘆道:“這些年,其實也就遠方城計劃成了真吹牛。 當初,那口號喊的可是震天響。 全國地級市,最少一市一家! 300多座遠方城,萬億的城市綜合體計劃。 可結果到現在,一座沒投入運營不說,正在動工的其實也就十家。 300多座,現在是不敢想了,也不想去做了。 畢竟,我們和一些商場簽訂了協議,直接入駐,雖然多支出了不少租金,可節省了大量的時間。 真要自己去蓋,這得何年何月才行,何況成本也太高。 就算以地養地,以樓養樓,前期投入也不會少。 遠方這邊不是就地產項目,如果只有地產項目,那集團肯定全力去做。 可現在,還有很多項目需要用錢,暫時是沒辦法拿出更多的資金投入在這上面了。 不過十座還是太少了,一線城市都沒囊括完。 過段時間,再看看吧。 等公司寬裕了,可能會圈定一些城市投建新的遠方城,京城這邊的團隊,算是對項目最熟悉的團隊。 如果真的再擴建,那你們的團隊,肯定會發揮更重要的作用。 當前,我說的前提是公司有錢了,沒錢的話,暫時放放。” 李東能和自己解釋這么多,經理已經受寵若驚,聞言連忙道:“這是當然,一切以集團大局為主。 不過只要集團需要,我們隨時待命!” 李東笑了笑,又戴上安全帽去工地看了一圈。 京城的遠方城地方不小,當初總共10萬平米的占地面積,50萬平方米的建筑面積。 李東和許圣哲平分,現在的遠方城也有25萬平米以上的建筑面積。 實際上,25萬平米是最少的,房地產企業開發樓盤,稍微超一點屬于正常事。 遠方這邊盡管沒太超,實際建筑面積其實還是要比規劃的要大一點。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