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李東一聲不吭,旁邊的工作團隊一直都在接聽電話,保持和各地的聯絡。 幾位還在家的高管,這時候能做的也只有等待結果了。 等白素說華夏企業排行榜出來的時候,李東微微蹙眉道:“這時候看這些東西有什么用? 對了,你不是說7月要去華北嗎?怎么還在這?” 白素有些無奈,輕聲道:“最近集團事情比較多,我擔心臨時替班的蘇雅不適應,暫時先不去了。” 李東挑了挑眉,也沒說什么。 袁成道見氣氛有些凝重,不由出聲道:“李總,要不看看吧,排行榜不重要,關鍵還是子榜當中的零售排行榜。 華夏企業家協會這些組織,雖然效率一般,可他們的統計數據,其實比我們更精準一些。 尤其是對國企的數據統計,一般都不會出現什么誤差。 這次既然我們大規模出動,準備并購一些企業,這些數據還是要看看的。” 華夏企業排行榜,數據來源都是官方的數據統計。 而官方的數據來源,很多時候都是根據企業上報的數據,以及繳稅的數據進行統計整合的。 如果企業不存在逃稅漏稅的行為,那數據就極為精準。 國企,一般不會故意瞞報,除非領導層有自己的目的,要不然,多報少報對他們都沒好處。 民營企業的話,大型企業,合理避稅的手段都有,可要說偷稅漏稅,一般很少,畢竟為了避稅,干一些違法的事,很容易被人抓到把柄。 這些數據統計,比遠方自己收集的要精準,甚至比《財富》那邊收集的也要精準不少。 榜單的價值,還是有一點的。 李東聞言看了看時間,現在時間還早,各地的示威活動,還不知道何時開始,甚至有沒有都是問題,倒也不用干坐著等待。 袁成道說完,李東看向白素道:“去打印幾份,給大家看看。” 白素早就準備好了,聞言連忙和工作人員一起把手中的文件下發了下去。 李東第一個拿到手,拿起來簡單掃了一眼第一頁。 第一頁,是總榜排名,這個李東知道應該和之前的世界五百強排名沒太大改變,五百強的名單,既然有權威性,入榜的企業排名應該不會再變了,真正有價值的還是那些沒進入世界五百強企業的排名。 結果也不出所料,除了寶島的鴻海未列入榜單,遠方排名16位。 其中營收超過一萬億人民幣的企業有三家,石化,石油,國家電網三家超過了萬億人民幣營收。 遠方這邊,營收則是為2130億人民幣,和之前《財富》的統計差距也不大。 當然,這份數據沒有包括國梅的業績,更不會包括其他合作企業的營收,只是單純的去年遠方的營收。 就算如此,遠方2000多億的營收,還是很顯眼的。 第一頁榜單上,李東也看到了不少熟悉的企業名字,中糧、百連、華閏、蘇林、國梅、聯想……這些企業紛紛都排在了第一頁。 而互聯網企業,李東在第一頁一個都沒發現。 他也懶得往下翻,隨手將前面幾張紙都翻了過去,一直翻到零售子榜。 零售子榜,上面羅列的只有零售企業,只計算零售業務的營收,而不像總榜那樣,像遠方這邊,地產、物流、互聯網的營收都給算了進去。 子榜排名第一的,毋庸置疑,絕對是遠方零售。 遠方零售以1950億的營收,成為當之無愧的第一,這次排行,顯然是把遠方的B2C自營商城營收算了進去。 對于這一點,李東也沒太在意,計算不計算,大家心里都有桿秤,其實不是那么重要。 不過B2C業務絕對能算零售業務,這點應該是公認的,算進去也不是不可以,李東其實就一直算進去計算的。 1950億,比遠方自己對外公布的數據要低不少,不過這個沒法說什么,遠方這時候不滿意,要是想和狀告福布斯一樣狀告對方,那才是真傻。 真要干這種事,遠方先把稅交了再說。 你就算報3000億,政府也沒意見,關鍵在于,那多出來的一千多億的稅收可不低,上百億的稅了,遠方交還是不交? 所以,統計的結果,不管是不是精準,這時候都不會有人說話的。 遠方零售第一,接下來的第二,則不是蘇林,而是百連。 百連拿下了農工商和永輝,直接取消了他們的編制,納入了自己的體系當中。 按照統計規則,一般情況下都是從并購第二年才開始統計這些企業的營收的。 不過也許是榜單的規則出現了改變,加上最近并購行為比較多,如果繼續保持之前的統計方案,那榜單的存在效果價值就低了很多。 如今,百連+農工商+永輝+其他并購的企業,總共零售營收為1350億人民幣。 第三,才是蘇林,蘇林+大中營收為1200億人民幣。 第四,則是國梅拿下了這個位置,營收1050億人民幣。 如果將國梅算入遠方的話,遠方零售營收剛好達到了3000億。 第五…… 當看到第五名的時候,李東忽然愣了一下,不但他愣住了,一旁的陳浪也愣住了,接著就有些茫然道:“零售第五是大商!” 幾位還沒看到這份榜單的管理層紛紛開始翻動紙業,接著袁成道也驚訝道:“大商排名第五!華閏第六!” 在所有人眼中,遠方、百連、華閏、蘇林再加上之前的國梅,這才是華夏的零售五巨頭。 而局限于東北地區的大商,在很多人看來,都是二線頂級的那種,卻是無法列入一線行列。 可這一次,排行榜一出,哪怕李東也有些懵。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