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李東很快就掛斷了電話。 不用袁成道他們招呼,李東坐下喝了口水,接著就皺眉道:“為了五百強的事來的。” 袁成道連忙道:“不是不是,五百強的事是順帶的,這次主要還是跟您匯報一下關于零售產業協會的事。 之前我們開始整合各家產業,到現在,已經快要結束了。 我們一開始就準備在5月底完成,現在剛好達到了預期目標。 換牌,后臺數據接入,會員統一化,供貨渠道、物流、倉儲、統一定價…… 這些事,目前都完成了。 6月份,我們就可以對外打出遠方聯盟的招牌了。 實際上,現在這些企業,已經差不多變成了我們的加盟店,甚至比加盟店管理的還要嚴格。 只要監督到位,我想這次遠方的影響力肯定會進一步擴大化……” 袁成道侃侃而談,至于五百強的事,一句帶過,仿佛這次真的不是為了這事才來的。 一旁的劉紅梅幾人都有些羨慕,沒看出來,原來總裁也是這么能侃。 之前可沒說零售協會的事,現在說起來,一口氣都不帶停的。 李東也不打斷他,等他說完了才道:“這些事你們看著安排,做好監管工作就行,不要因為這些企業敗壞了遠方建立起來的公信力。 還是說說五百強的事吧,這次我們排名280,大家是不是都挺滿意的? 華夏的互聯網企業,距離五百強連邊都沒有,大家是不是也覺得挺美的? 國內的其他零售公司,也被我們甩的遠遠的,是不是就更美了?” 李東見袁成道要說完,按了按手道:“心里開心,是應該的,其實我也開心。 五年就進了世界五百強行列,不容易,大家的功勞也不容抹殺。 可我只是想告訴你們,我們距離世界巨頭的行列還很遙遠! 我一直都拿哪家企業作為我們的奮斗目標? 不是別的企業,正是零售行業的頂級巨頭沃爾瑪。 沃爾瑪今年雖然丟掉了世界第一的位置,可目前還是世界第三。 至于營收,4000億美金出頭。 而且沃爾瑪方面,幾乎90%都是線下的業務,而且對方的營收,也幾乎都是零售方面的營收。 反觀我們,其實我們的營收來源很多,包括地產、物流,以及還有一半的收入來源于線上。 真正說線下產業這一塊,去年我們也就1000億人民幣左右,150億美金都不到。 我們和阿里他們比營收,就和沃爾瑪和我們比營收一樣。 互聯網企業還有借口,可我們和沃爾瑪那是正兒八經的同行。 同行之間,還是要比一比的,也更值得去比。 對方線下的營收,是我們的20倍以上! 從這點來看,說句難聽的,我們和沃爾瑪不在一個層次上,差距太遙遠。 今年,我們并購了國梅,情況會好一點,可依舊差距巨大。 可能你們會說,看營收沒意思,畢竟企業不僅僅只有營收這一塊的數據。 可既然沒意思,那五百強還有存在的價值嗎? 為什么只列營收排名,你們其實比我還要清楚才對,其實企業最終的一切,都是建立在營收的基礎上的。 一家企業,你吹的再厲害,利潤率百分百,那又如何! 你營收一個億,全都是利潤,那也才一個億。 而沃爾瑪呢? 營收4000多億美金,他的利潤率哪怕只有百分之三點幾,一年也有150億美金左右的利潤了! 沃爾瑪一年創造的收益,光是利潤方面,就創造了一家千億人民幣級數的大型集團。 這時候,利潤率低一點又如何? 而且營收越多,代表實際撬動的產業價值也越高,4000億美金的營收,沃爾瑪最少撬動了數萬億美金的市場。 這時候,有人敢讓沃爾瑪倒閉嗎? 沒人敢! 誰也不敢干這種事,這時候的沃爾瑪,哪怕不再盈利,維持幾十年也沒任何問題。 1962年沃爾瑪成立,現在已經47年了,你們覺得,對方再存在53年的可能性有多大? 起碼在我看來,現在五百強企業當中,消失了499家,最后留下的那家應該就是沃爾瑪才對。” 這話,袁成道其實是不太認同的。 世界五百強企業那么多,關系重大,有些還是一些國家的支撐產業,怎么可能都消失了,沃爾瑪還存在。 可李東既然這么說,他也就聽聽,沒必要去反駁。 李東也不是為了說這些,幾十年后的事誰知道,53年后,他們這些人要是還沒死,那倒是可以聚聚,再盤算一下現在的五百強還有幾家。 沒有繼續說這些,李東再次說道:“我說這些,不是為了表達什么,只是想告訴你們,其實我們的路還很長遠。 這段時間,我們先后拿下了國梅,滕迅。 微博也要上市了,動輒就是幾百億美元,也許在大家看來,這個數字是天文數字了,后面好像已經沒太大的漲幅空間了。 可事實呢? 別跟我扯什么市值,我跟別人扯這些,那是忽悠他們,別忽悠著忽悠著,你們都當真了。 曾經,我說超越沃爾瑪,現在在國內,我們是比沃爾瑪做的強。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