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2347章 地底的命脈!-《修真四萬年》


    第(2/3)頁

    這是一種行動力極其緩慢,如同樹懶一般的靈獸,蜷縮在洞穴深處如雕像般一動不動,李耀很懷疑他們甚至沒有自行覓食的能力。

    那“哼哼唧唧”的聲音,原來不是他們的叫聲,而是從他們頭頂的排氣孔發出的呼吸聲,這些蠢笨又懶惰的靈獸,是連叫聲都懶得發出半聲的。

    地底人將大量苔蘚,藤蔓和蕈類都切碎了,再加上磨成細粉的礦石混合在一起,攪拌均勻,投入到飼料槽中,幾頭巖蟲便慢條斯理地簇擁過來,圓滾滾看不出眼睛的“腦袋”上裂開十字縫隙,噴出千絲萬縷的白色絲線,將食物都裹成一個個雪白的圓球,卷入十字縫隙中,算是完成一次進食動作。

    趁著巖蟲在進食,地底人就繞開他們,到洞穴深處去搜集他們墨綠色的糞便,小心翼翼地刮干凈每一個角落,不放過一絲一毫。

    又有一些地底人,拿著長柄刷子,在巖蟲身上狠狠刷洗著,李耀開始還以為是要刷洗干凈之后宰了來吃,但仔細一看卻不對,原來是地底人在給巖蟲按摩放松呢!

    看得出來,巖蟲是10084區所有居民幾乎唯一的生產資料,他們對巖蟲的飼養和照料,真是費心到了極點。

    厲嘉陵告訴李耀說,巖蟲是一萬年前的星海帝國時代,一種經過大量基因調制,相當優秀的食用類靈獸,最早的研究甚至在擅長生化技術的妖獸帝國時期就已經展開。

    巖蟲能吞噬多達數萬種最粗糲的食材,包括蘊含大量微量元素的礦石,轉化成大量脂肪和蛋白質,在最惡劣的環境下,供應人類生存所必須的能量。

    巖蟲渾身都是寶,它融合了一些特殊的蜘蛛以及蠶類的基因,用來包裹食物的絲線,同樣也是上好的紡織原料,而且它每年都會脫一次皮,脫下來的皮同樣能制成既輕盈又保暖的皮衣。

    還有,巖蟲的糞便幾乎不需要提煉,就是天然的肥料,適用于絕大部分植物甚至菌菇和苔蘚類的滋養,能令野生植物都被人類馴化成產量暴漲的農作物。

    可以說,在人類探索未知地域的拓殖中,只要帶上巖蟲,就將“衣”和“食”的兩大關鍵問題解決,順便為農業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只不過,在“雜食性”和“可利用性”方面進行了太多的基因改造,巖蟲拼命生長脂肪和蛋白質的后果,就是行動力和捕食能力大大削弱,削弱到近乎于零。

    這是一種誕生在實驗室里的生命,在保持現有性狀的前提下,極難適應野外的惡劣生活,只能老老實實待在飼養室里,被人類喂養長大。

    一萬年前的星海帝國,在設計這些地下避難所時,自然有一整套極其先進和精密的自動化飼養設備,確保這座“肉類工廠”能源源不斷地輸出產品,從最開始的巖蟲交配到最后變成一盒盒封裝在罐頭中的即食肉類,整個流程根本用不著多少工人和飼養員來操縱。

    但隨著歲月的侵蝕,昔日的自動化飼養設備早就耗盡能量,支離破碎,不復存在,而最初飼育巖蟲的知識也早就失落了,今天的地底人只能用最原始的方法來飼養他們。

    巖蟲既然能長這么多肉,食量自然極大,他們自己無法外出覓食,統統要靠地底人去采集苔蘚,扯斷藤蔓,砍下蕈類,挖掘礦石,再費力絞碎混合,投入飼料槽中——這是非常繁重的體力勞動,三五個壯漢一天干到晚,才勉強能滿足一條巖蟲的胃口。

    而為了保證在地底世界能生長出那么多苔蘚,藤蔓和蕈類,又要持續不斷將巖蟲的糞便投入石縫中,再小心翼翼地伺候各種作物,地底世界原本并不適合作物生長,哪怕最小的一簇苔蘚,都是地底人用鮮血和汗水澆灌出來的。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公主岭市| 金塔县| 恭城| 调兵山市| 汪清县| 巩留县| 澄江县| 慈利县| 长岛县| 上杭县| 姜堰市| 巴林左旗| 阿合奇县| 丘北县| 黔南| 民丰县| 宜川县| 莱西市| 景东| 云和县| 哈密市| 全南县| 瑞丽市| 鄱阳县| 通江县| 太仆寺旗| 南岸区| 平山县| 永昌县| 互助| 顺平县| 虎林市| 湖北省| 淄博市| 长岭县| 缙云县| 明水县| 安乡县| 招远市| 长海县| 家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