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李戴小時候也是這么過來的,他能夠理解做父母的心情,父母有更多的人生經歷,對事物也會看的更透徹一些,但李戴卻也知道,有的時候,家長的選擇并不等同于正確的選擇。 李戴所認同的是另一種教育方式,父母給出建議,而將選擇權交給子女,畢竟那是子女自己的人生道路,應該由他們自己去走。走對了,他們會享受到榮耀和輝煌,走錯路,他們也會品嘗到失敗的苦果。但無論對與錯,那都是一次經歷,更是一次成長。 李戴接著說道:“其實咱們清城市的高中也很優秀,像是一中、二中,教學水平都很好。您要是對清城的高中不滿意的話,還可以讓方海泉去京城,或者去東港,那里匯集了全國最頂尖的教育資源,也并不比國外差多少。” 對于普通家庭來說,去京城上高中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劃片招生和學籍問題,就是一面無法翻越的高墻。然而對于方海泉這種家庭來說,可以挑選京城任何一所高中。 聽了李戴的話,方大陸猛地一瞪眼:“那不行,必須去英國,而且要去英國最好的學校,那種王子和公主念的貴族學校!伊頓中學,還有溫切斯特中學,我在生意上的好多伙伴,他們的子女都是送去那里接受教育。我方大陸的兒子,怎么能在國內,隨隨便便上個高中!” “那是因為他們的孩子沒有方海泉這樣的才華!”李戴有些氣惱,他知道方海泉很努力,他不是那種不學無術的富二代。 更讓李戴生氣的是,他聽出了方大陸內心中的盲從和攀比! 方大陸看到生意伙伴將孩子送到國外,也要將方海泉送出國,這完全就是一種盲從的追誰和攀比的心態。 但這不是餐廳里吃飯,別人點個水煮魚,你也跟著點個水煮魚。這也不是逛商場買衣服,別人買一件1000塊的,你最起碼也得買件七八百的撐面子,要是買件50塊的自己都覺得丟人。 這是一個會影響方海泉一生的決策,留在國內,未來成為一個優秀的運動員;或者去英國讀書,做一個不知道未來會怎樣的富二代。 方大陸的臉色一陰,他覺得李戴的語氣有些頂撞到了自己,除了親生兒子方海泉之外,已經很久沒有人敢頂撞方大陸了。 然而李戴沒有在意方大陸的表情,而是接著說道:“方海泉喜歡跳遠,他愿意將跳遠作為他未來的事業,這是他自己選擇的道路;去英國的貴族學校念書,就像其他富二代那樣,這是你為他選擇的道路。” “你或許可以強迫他走你選的路,但是在人生這條道路上,終究還是要由他親自走下去,成分與否,失敗與否,這都是他的人生,其中的酸甜苦辣,都會由他來經歷,你幫不到他的。”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