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五章-《大明寒士》
第(1/3)頁
第六百九十五章
沈康笑著指著上面的圖像,道:“這個東西名叫馬鈴薯,還有這一種,叫做玉米也叫玉蜀黍,都是產量極高又容易種植的糧食,如果可以引進到我大明廣泛推廣種植,應該可以為百姓造福。”
根據史料記載,土豆是在萬歷年間才傳入中國,而玉米最早的記載,是在嘉靖三十四年成書的“鞏縣傳”之中。
劉源疑惑的問:“你竟然會番邦文字?”
沈康笑著道:“略知一二,只能看懂大概,其余的只能靠猜測一二分。”
劉源點了點頭,并沒有去糾結沈康為什么能夠看懂英文,只是思索了一會兒,道:“若是能夠重開海市,便可交易種子,先在一定規模內試行種植,如果真的有效,再在全國范圍推廣,這個過程怎么也要三五年。”
沈康笑著點點頭,道:“然而這些辦法,只能延緩百姓饑餓問題,卻不能徹底將大明的經濟救活。”
劉源笑著捋捋胡須,道:“你有何高見?”
沈康略微皺皺眉,躊躇著不知該如何開口。
劉源笑了笑,舉起身前的茶杯,道:“嘉靖十年時,桂萼曾經提出了“一條鞭法”,上一次你交給我的時文中曾經提起過,應該是抱持贊同觀點的吧?”
沈康笑了笑,回答道:“先生真是見微知著,學生是既贊同也不贊同。”
劉源放下茶杯,淡然的看向他,道:“那便說說你的看法吧。”
一條鞭法規定:把各州縣的田賦、徭役以及其他雜征總為一條,合并征收銀兩,按畝折算繳納。這樣大大簡化了稅制,方便征收稅款。同時使地方官員難于作弊,進而增加財政收入。
從歷史進程來看,“一條鞭法”上承唐代的兩稅法下啟清代的攤丁入畝,是中國歷史上具有深遠歷史影響的一次社會變革。既是明代社會矛盾激化的被動之舉,也是中國古代商品經濟發展到一定程度的主動選擇。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平顺县|
济宁市|
炎陵县|
贵德县|
惠东县|
霍城县|
汝城县|
扎兰屯市|
罗山县|
湟中县|
正镶白旗|
荆门市|
东莞市|
海盐县|
上思县|
山阳县|
开阳县|
肥东县|
隆回县|
呈贡县|
河北区|
定西市|
平罗县|
加查县|
延川县|
施甸县|
洛隆县|
苍溪县|
木兰县|
莱西市|
抚远县|
林西县|
弥勒县|
双柏县|
柳林县|
共和县|
确山县|
托克逊县|
江津市|
容城县|
田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