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六百四十五章 香汗淋漓-《大明寒士》


    第(2/3)頁

    江柳愖咧嘴一笑,道:“素聞晉人風(fēng)流喜歡乘牛車出游踏青,小弟特意準(zhǔn)備了牛車,孫大人請。”

    說出“請”字,一個(gè)美人從一旁拉出一頭牛來。

    說起牛車也是有趣,在現(xiàn)代人看來寒酸的牛車,在古代卻是很廣泛的交通工具。

    晉朝是名士喜歡牛的舒緩踏實(shí),走起路來也更穩(wěn)當(dāng),士人常常在牛身上架起小棚,甚至可以在牛車上躺臥。

    宋代重文輕武,再加上疆域南移,良馬愈少,騎馬風(fēng)氣漸寢,鮮衣怒馬過長安的景象,終究也只能留在那個(gè)繁紅艷紫的盛唐了。

    駿馬難得,以馬拉車總顯得奢侈。再者,古代社會等級森嚴(yán),馬車不是人人都能坐的。

    其實(shí),早在西漢時(shí)期,宮廷貴族就已經(jīng)開始乘牛車出行了。唐代雖然盛行騎馬,但也乘牛車。楊貴妃姊妹就曾“為一犢車飾以金翠,間以珠玉,一車之費(fèi),不下數(shù)十萬貫”(《明皇雜錄》)。這里的“犢車”即是牛車,可見其地位并不低。

    宋代,從宮廷命婦到平民百姓都坐牛車,所謂“雕車南陌碾香塵”,精致細(xì)巧的車廂前未必是翩翩駿馬,更有可能是反應(yīng)遲鈍的老牛。

    牛車聽起來雖然不夠高大上,速度也較馬車緩慢,但牛的負(fù)重較大,車廂可以造得寬闊些,行車也平穩(wěn),坐起來反倒比馬車更舒適。

    孟元老在《東京夢華錄》中記載:“命婦王宮士庶,通乘坐車子,如檐子樣制,亦可容六人,前后有小勾欄,底下軸貫兩挾朱輪,前出長轅,約七八尺,獨(dú)牛駕之,亦可假賃。”所以,宋代汴京街上來來往往的多是獨(dú)牛拉的廂車,足可容納六人,還能供租賃,可算是中國最早的“出租車”。

    江柳愖說起牛車出游,孫弘暗道一聲:小子會玩。樂不可支的上了車,這牛車前后裝飾著勾欄,這樣的廂車真不可為不氣派。

    江柳愖笑著道:“孫大人,可曾聽過,唐代前期,女子騎馬還得帶著“羃?””

    孫弘笑著點(diǎn)點(diǎn)頭,道:“近似于面紗,用來遮蔽面貌,不讓路人窺探。但自武周朝之后,風(fēng)氣更為開放,婦人往往只帶帷帽便可策馬馳騁。天寶年間,受盡恩寵的虢國夫人更是不加任何冠飾,就坦然自若地騎馬游春。馬搖金轡,羅衣香淺,緩緩行過上林的似錦繁花,不知是何等明媚妍麗之景。”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海南省| 青神县| 罗田县| 安国市| 象州县| 鄱阳县| 略阳县| 康定县| 建昌县| 惠东县| 东乌| 资兴市| 桃江县| 巴马| 长泰县| 渭源县| 台山市| 东兴市| 柞水县| 大同县| 穆棱市| 阿荣旗| 凤冈县| 遵化市| 彰武县| 天全县| 华亭县| 黑龙江省| 东山县| 长汀县| 铁岭县| 彰武县| 鹿邑县| 龙川县| 奉新县| 龙泉市| 马公市| 太仆寺旗| 南宫市| 禹州市| 元谋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