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五章 院試二場-《大明寒士》
第(3/3)頁
納入大廟
圣人行藏之宜,俟能者而始微示之也。是為破題。
你特娘的會模棱兩可,老子也會!
沈康寫下破題,暗自發笑。緊接著,筆鋒一轉,寫道:蓋圣人之行藏,正不易歸。自圣師之行,而始可與之言矣。
你說禮儀,我偏要逆風而行,將你的深意給抹去,偏從字面去寫,你能奈我何?
“哈哈...”沈康低笑兩聲,在肅靜的大堂之中,顯得極為突兀。惹來旁人頻頻側目觀瞧。
沈康卻早已經沉浸在自己的文章當中,無法自拔,越是往下寫,越是寫得順手,什么圣人先師,什么大仁大義,這些東西,還不是信手拈來?
不過兩個時辰的功夫,從破題到、承題、起講、入題、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部分便全部完成了。
從起股到束股,又有兩股排比對偶句,整篇文章全仿孔孟口氣,四副對子平仄對仗。
平實爾雅,裁約就正,夏言慣用的溫柔敦厚之文風馳騁滿卷。不知從何時起,沈康已然習慣在作文制藝之時,運用這等文風,寫起來,還真是得心應手啊。
待他落下最后一筆之時,整張素紙上,竟無一處涂改,落落大方的臺閣體,寫得風姿翩然。
他又是從頭看下一遍,自覺毫無錯處,便謄寫在了試卷之上。
他吹干墨跡,完成了院試復試的最關鍵的部分,沈康覺得渾身舒爽暢快,將試卷卷起放進身邊的木匣中,過了不一會兒,便被巡查考場的學官將試卷收走。
沈康垂眸看向最后一道大題,五言八韻詩。
五言八韻詩,也叫“賦得體”,因其創作之時,常在前綴“賦得”二字而得名。
五言八韻詩起源于唐代,多為五言六韻或八韻排律,由“帖經”、“試帖”影響而產生。
第(3/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大关县|
广州市|
理塘县|
紫阳县|
赤城县|
汨罗市|
孟州市|
德阳市|
德惠市|
洮南市|
门头沟区|
延庆县|
吴旗县|
台州市|
边坝县|
灵石县|
巩留县|
永善县|
江安县|
南昌县|
泽普县|
穆棱市|
郓城县|
高陵县|
桦南县|
册亨县|
漳浦县|
保山市|
务川|
遵义县|
琼海市|
惠来县|
文成县|
平塘县|
黔江区|
安溪县|
通许县|
白银市|
安西县|
诸城市|
都匀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