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七章 民心能安-《大明寒士》
第(2/3)頁
讀書,最重要的是讓人識禮,讓人懂得道理,讓人體味感情。舍身救人是對生命的感情,身先士卒是對國家的感情。這些學(xué)子年紀(jì)都不大,他們有些人除了考取功名,夢想為官,甚至不知道為了什么要挑燈夜讀。
寒來暑往,日復(fù)一日守在窗前,朗讀圣人之言,為的,難道不是把大明變的更美好嗎?
這兒才是讀書人。
胸懷天下,裝得下萬萬里浩瀚,也胸懷黎民,裝得進(jìn)升斗小民。
沈康跟著江柳愖和武陽等人從廢墟中扒出木材來,一點點的搭建起最簡單的棚子。以三角為基礎(chǔ),蒙上幾層棉布,用石頭壓上角,再將樹枝順著棚子的角度隨意的扔在上面,如此便既能遮擋寒風(fēng)也能防雨了。
這樣的棚子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卻著實不易,江家的家丁也都是做慣了體力活的,可你想啊,在大戶人家做的體力活能和扛木頭建棚子比么?
若沒有沈康在旁邊指導(dǎo),這棚子恐怕也沒人能搭得起來,但是這樣的簡易結(jié)構(gòu),對于一個現(xiàn)代人來說,卻是很容易的。看過幾集荒野求生的人都能夠做到。
這時候,幾個青壯年的百姓走上前來,為首的是個人高馬大的漢子,衣裳一半穿在身上,一半搭著,露出的半個膀子上,纏著絹布,一看就是剛剛才得到救治的。
他面色凝重的道:“幾位小公子,你們這人手不夠,方才等鄭郎中的時候,咱哥兒幾個也看明白你們的棚子咋回事了,讓咱們一塊干活吧。”
沒等沈康開口,江柳愖便蹙著眉道:“你受傷了,使不上力氣,快去我們同窗那便領(lǐng)些干糧果腹,然后歇著吧。”
“那怎么行!”漢子身后的人喊道:“咱們都是老爺們兒,怎么能閑在那看著你們這些孩子干活,小公子再說這話,咱們可不答應(yīng)!”
“就是說!”一旁的人應(yīng)和道。
“好吧。”沈康看了看江柳愖,微微一笑,然后接著道:“左手不行就用右手,量力而行。”
“好嘞!”幾個漢子高興的像個孩子,就這么自動自發(fā)的加入了搭棚子的隊伍中來,有的扛木頭,有的搬石頭,誰也不肯落在人后。
一個七八歲的小姑娘,跟在爹娘身后,一邊在旁邊撿拾地上的樹枝,一邊唱起了童謠來。
“丙之晨,龍尾伏辰,均服振振,取虢之旗。鶉之賁賁,天策焞焞,火中成軍,虢公其奔......”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长春市|
武安市|
达孜县|
桦南县|
二手房|
蒙山县|
建平县|
腾冲县|
建湖县|
扶风县|
淄博市|
凉城县|
南宁市|
江都市|
宁陵县|
伊通|
娄烦县|
湘潭县|
和硕县|
平陆县|
二手房|
玛沁县|
林芝县|
沧州市|
礼泉县|
金华市|
桓台县|
集安市|
嘉兴市|
三河市|
曲麻莱县|
新疆|
和硕县|
垫江县|
茂名市|
庐江县|
滁州市|
大悟县|
松原市|
孙吴县|
塔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