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五章 提坐堂號-《大明寒士》
第(2/3)頁
除非是將四書五經都搬到試場來,否則,絕無可能憑借剿襲舞弊而寫下如此準確的答案。
這時候,沈康在汪師爺的帶領下,走進了大堂,白知府從簾后看出去,只瞧見沈康又向汪俊作揖行禮,然后恍然瞧不見一旁考生的目光,落落大方的坐下。
攬袖,提筆,坦蕩自若。
好從容的孩子。
白知府在想,若換成自己是沈康那個年紀,能否做到這樣的胸襟和從容?
他自嘲的笑了笑,搖搖頭。
沈康潛心應對府試,自是沒有察覺到簾幕后面那雙眼睛。
府試第二場,乃是雜文,題目:七。
所謂雜文,自古以來發展到現代仍然經久不衰,若說古代作品眾家或許知之甚少,但說起近代的雜文大家,便是耳熟能詳了。
魯迅先生,就曾經著有一本雜文集。
雜文古體與現代的共同之處在于,短小、鋒利、兼有教導與諷刺意味。
不盡相同的是,古代的雜文乃是有韻之文,并要有博雅辯盈之氣,主要的文體分為三種,對問、七、連珠。對問與七相比較,都是以主客對答的形式進行,但對問不需呈現七項內容。連珠體制較小,而不必遵循主客對答的形式。
沈康左手攬著右邊衣袖,并緩緩的捻著袖口,靜靜的思索著。
七體文。
需要七項對答,主客對問形式,具有一定意義,那么首先要先定主旨。
他緩緩的落筆于素紙上。
《七悟》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乳山市|
遂溪县|
历史|
南京市|
永靖县|
鹤庆县|
天峻县|
祥云县|
鹿邑县|
兴城市|
舟曲县|
成武县|
子长县|
辽阳县|
华坪县|
庆安县|
龙游县|
康乐县|
淅川县|
怀安县|
岳阳市|
香港
|
张家港市|
吉首市|
碌曲县|
苏尼特右旗|
新邵县|
禹州市|
贞丰县|
西和县|
元氏县|
安阳县|
舞阳县|
威远县|
德令哈市|
黔西|
朔州市|
杭州市|
张北县|
东港市|
根河市|